【識港網訊】1月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深圳國家基因庫簽署“科研合作及開放共享”合作協議,雙方將全面開展開放共享合作,共同提昇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引領深圳市生命科學領域突破發展。基因組所所長、黨委副書記黃三文,副所長錢萬強,國家基因庫主任王韌等出席簽約儀式。
種子是植物的芯片。雙方深化合作的首個目標,瞄準佔全球人口糧食生產及消費80%以上的穀物和豆類作物,簽署了全球谷-豆基因組聯盟計劃合作協議,致力培育優質、高產和富含高營養價值的谷-豆作物新品種,建立寶貴的群體基因組數據資源,為主要作物遺傳改良、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暖等一系列挑戰奠定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基礎。
基因組所創建於2014年,是農業農村部和中國農科院在科技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農業基因組學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是國內唯一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基礎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公益性研究所。深圳國家基因庫是2011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衛健委(原衛生部)四部委批复,依托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原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建設的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基因庫,也是世界領先的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
這兩個單位均位於深圳大鵬半島。王韌表示,近年來,基因組所在深圳這片創新沃土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科技成果在中國農科院系統名列前茅,匯聚了全世界60多位科研精英。由黃三文倡導和推動的“深圳國際食品谷”項目已列入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點任務”,重新定義農業,由傳統的農業生產擴大至食品、營養、健康等領域。
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農業育種、植物系統發育進化、作物群體遺傳學以及關鍵農藝性狀的時空組學研究等方向,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生物組學數據庫建設、種質資源收集與利用等領域開展深化合作、進行協同創新研究及全面開放共享。
雙方還將進行聯合人才培養,為相關學科建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共同組建專家諮詢委員會,舉辦學術活動,擴大行業影響力;加強在體制機制改革、產學研用結合、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101/28/node_A01.html#content_98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