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19年9月,香港大學(港大)圖書館從FormAsia Books獲得一批珍貴的歷史照片,全數約24,000張照片保存了香港近代歷史以及亞洲文化遺產多元豐富的面貌。
當中有關香港的珍藏,載錄了香港從1860年代至1990年代末無數的重要時刻,包括早期面貌,二次大戰期間被轟炸、淪陷,日軍佔領、投降、重光等,到60年代暴動,97回歸等數以千計的原照片,部分從未公開展現過,相當珍稀。
照片系列命名為「Frank Fischbeck珍藏集」,由FormAsia Books常務董事Frank Fischbeck擁有。Frank是一位攝影記者,珍藏集大約三分之一的照片由他親自拍攝。他於1970年代定居香港,其後數十年以相機記錄香港的發展,當中包括近距離拍攝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上世紀70年代訪港期間的活動,以及英國退出香港前在港督府的晚宴嘉賓等 。
Frank其後創立 FormAsia Books發展出版事業,期間搜羅超過1,200張紅褐色的珍貴「古董」舊照,納入為收藏的一部份。從這些照片可看到香港從1860年代至1960年代的歷史面貌,述説了這座城市如何從早年演變至今天的模樣。
「鏡頭最難捕捉的都是與政治有關的影像。經驗告訴我,要穿上符合該場合的衣著,言行舉止要像一個出席活動的人,不要一眼便被看穿是記者或攝影記者。要盡量融入在觀衆當中,毫不顯眼。」Frank說。
Frank Fischbeck珍藏集當中有多個分集,包括:
蛋白印相 / 銀鹽照片 / 明膠照片(1,000張)
稀有蛋白印相 (125張)
歷史性全景圖(20張)
黑白照片集(8,000張附有原底片的照片)
彩色照片集(15,000張幻燈片)
高解析度數碼檔案(5,000張)
港大圖書館正舉辦網上「Frank Fischbeck香港歷史照片珍藏」展覽,展示少量珍藏集照片,分成六個主題,由Frank親自挑選並為每張照片提供注釋。六個主題分別為:「早年的香港」、「香港淪陷及重光」、「六七暴動」、「海、陸、空」、「人像」和「邁向1997之途」。
網址鏈接:https://www.ffchk2020.hku.hk/
為了保存珍藏集與香港以至全球分享,港大圖書館負責儲存、編目,數碼化以及妥善保養珍藏集。圖書館將會透過Digital Repository@HKUL,逐步把珍藏集的照片系統地分類收納,目前已處理的照片超過3,000張,之後會陸續加入。
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蘇德毅先生表示︰「香港大學圖書館會充分利用珍藏集回饋社會和學界,透過展覽、數碼化和其他方式,培養大衆對香港豐富歷史的興趣。我們必定會讓珍藏集成為香港以至全球的文化資產,造福未來人類社會。」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