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這是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根據任務計劃,“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並帶回地球。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憑借自身的力量,真真切切地“接觸到月亮”,也是人類44年來的第一次月球采樣返回。
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被定為蒙斯·呂姆克山,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為風暴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區域,至今不到20億年。從已有的資料可知,這一帶分布著月表最年輕的玄武巖。
在這里采集月球樣本,將讓我們明白姆克山區域的真實巖石年齡、風暴洋克里普巖的具體形成過程是怎樣的、月巖及月壤中是否還存在未知的礦物組合等,還有助於人類對氦-3在月球上的儲量和分布進行摸底。
氦-3是世界公認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发電燃料。據計算,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氦-3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極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早期探測結果表明,月球淺層的氦-3含量多達上百萬噸,足夠解決人類的能源之憂,從而對地球的生態環境以及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在月球上“挖土”,還可以回答這樣一個令人類魂牽夢縈的問題:月球表面真的存在水資源嗎?
在人類的認知里,月球表面十分幹燥。以往研究認為月球上的水主要賦存於極區的永久陰影區。但是,近些年最新的研究发現,月球非極區向陽面也存在微量的水分子。那麽這些水分子是從何而來?哪里可能會存在水資源?這次采樣任務或許能有全新发現。
有水,就能為生命的蓬勃生長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而隨著它一起升空的,還有一個微型培養箱,里面種植著水稻、南芥等農作物種子。天宮二號開展了眾多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其中就包括完成我國首次高等植物“從種子到種子”的空間長周期培養實驗,也就是飛船上的種子完成開花結果的生長全過程。
嫦娥四號登月時,它搭載的各項載荷中有一項由我國重慶大學研制的小型科研載荷——“月面微型生物圈”。這個生物圈當中包含著土豆、棉花、阿拉伯芥等種子,還包括一些微生物和果蠅卵。
此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在模擬月球的風化層中種植了9種農作物,包括西洋菜、芝麻菜、番茄、蘿卜、黑麥、藜麥、韭菜、豌豆等。
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生命的律動。專業人士指出,月壤中藏著太陽的秘密、藏著地球的秘密、藏著月球本身的秘密,但在我們看來,更令人心神蕩漾的是,它還可能藏著生命的秘密。會不會有一天,地球上的作物與鮮花,也能夠盛開在月球之上?對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它又會意味著什麽?
讓我們從嫦娥五號開始,展開自己的聯想,人類的探索之心、好奇之心,印刻在它帶回的月壤之上。
原文鏈接:http://jb.sznews.com/PC/layout/202012/03/node_A02.html#content_95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