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十個月,內地與香港之間亦有各自14日的隔離檢疫措施,數萬名居內地港人因無法返港而遭遇覆診困難。9日,香港特區政府對居粵之醫管局長期覆診港人特別支持計劃 (下稱「支持計劃」)正式發布,香港政府委託港大深圳醫院在疫情期間,為居粵慢性病香港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每位患者最高可獲資助2,000元(人民幣,下同),約3.8萬人將受惠。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表示,此次計劃亦是香港電子病歷首次跨境,未來還將逐步增拓更廣範圍,計劃實施期還將根據患者就診情況率先試點境外藥品使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港深關口政策兩地兩制,跨境人員深受影響,居粵港人亦無法返港求診,跨境醫療服務亟待突破。目前約有1.8萬至3.8萬居粵的醫管局病人有覆診需求。在9日召開的「支持計劃」答疑會上,盧寵茂介紹,特別支持計劃涵蓋醫管局提供的主要專科及普通科門診服務,目前只適合身在廣東省的醫管局預約覆診患者,並要按規定指定就診科室,「譬如預約了看心內科,如果在檢查的同時看了骨科,那麼心內科的部分可以申請資助,超出的部分則需自費。」
偶發性疾病CT等不適用
根據規定,支援香港患者延續性醫療服務範圍限於麻醉科﹙只提供痛症科門診)、外科(包括心胸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經外科)、臨床腫瘤科、眼科、婦科、內科、產科、骨科、兒科。偶發性疾病、需要住院及急症室服務的病人則不包括在內。內窺鏡檢查、組織活檢、日間/門診手術和正電子掃描檢查(PET-CT)亦暫不適用。
單次就診需自費100元診金
盧寵茂表示,在資助金額方面,除綜援等4類特殊人員外,其餘每位受惠人士最高可獲2,000元資助,看診次數不限,單次就診時仍需自費繳納100元診金。「根據以往經驗,專科的門診病人平均收費約430元一人;全科病人則約200元,當中包括診金、檢查費用、藥費等。除100元診金外,其餘金額均可從額度中扣除,每人基本可以看診4次至5次。」
醫療券不適用支持計劃
同時,在同一次就診中,長者醫療券和支持計劃只能二選一,兩種不可疊加使用。目前,支持計劃服務周期從11月10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將視乎疫情情況及兩地政策調整而變化,「我們會在兩地檢疫安排失效前提前一個月發布相關變更通知。」
患者可授權醫院獲得健康記錄
盧寵茂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支持計劃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跨境醫療服務的完善,香港電子病例首次跨境就是一項重要突破。
香港於2016年3月推出電子病歷平台「醫健通」,容許公私營醫療機構互通及閱覽病人的健康記錄。盧寵茂指,醫院並非直接登入醫管局系統看病例,而是由患者授權港大深圳醫院收取及使用有關其電子健康記錄的複本,以便於醫生了解病情和跟進。而醫院在診症後,為病人提供紙質版的門診病歷、用藥記錄報告,如果患者回到香港就診,可以把紙質版帶回香港,也方便醫管局日後可跟進病人的後續治療。
盧寵茂強調,患者的病例查詢內容僅限於當此就診相關的病症,且只有診斷報告等文字資料,包括X光等影像報告在現有的病例傳送模式下是暫時無法互通。「申請登記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是自願,患者也可選擇委託在港親友前往醫管局提出索取醫療病歷的申請並轉交病人,用以參與支持計劃。」
盧寵茂表示,儘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病例互通,但目前的程度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可以令到兩地的患者在診療的時候,提升就診的質量安全。「未來最理想是希望能夠直接在電腦裏對接,實現病例互通和檢查互認。」
預約優先安排逾期患者
據盧寵茂介紹,為確保病人獲得適切治療,醫院將會為已逾期的患者提供優先處理,「10日系統開放後,相信會有很多患者積極預約,我們會根據情況進行分流,首階段將優先安排預約期已經逾期的患者,相關時間可以追溯到今年2月17日。」盧寵茂強調,支持計劃是為了幫助現時身在廣東省、受到疫情影響而未能返港的患者提供另外一種醫療服務的選擇,平均輪候時間約為2周。他建議,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同時通過其他途徑取藥,或盡量返港就醫。
處方藥按內地規定配置
此外,支持計劃中拿到的藥品是否和香港一致是患者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港大深圳醫院助理院長樊敬文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特別指出,港大深圳醫院處方的藥物是按照內地公立醫院藥品目錄配置,醫生會根據臨床需要為患者開藥,及深圳規定處方3個月(糖尿病或高血壓),或1個月(其他疾病)用量的藥物。
另據盧寵茂透露,港大深圳醫院作為放寬國際新藥准入試點單位,支持計劃實施期還將會根據患者就診情況,率先考慮試點境外藥品使用,「相關工作都已經在進行中,會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申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