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後,我們進一步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鼓足了幹勁。在新起點上,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為深圳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作出新貢獻!”
14日上午,收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後,天健集團茅洲河碧道光明段代建指揮部指揮長朱建彬和同事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親歷深圳奇跡感到無比光榮
14日上午9時許,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光明段)施工指揮部的會議室裏座無虛席。指揮部全體在崗工作人員在這裏收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
大會正式開始前,央視報道全面展示了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以來的激蕩風雲。看到南頭直升機場、蓮花山鄧小平雕像、孺子牛雕像等一個個天健集團承建的項目從畫面中閃過,大家不禁心潮澎湃。
“身為與特區一起成長起來的本土國企,我們對深圳充滿感情。”朱建彬說,回想1983年,原基建工程兵302團來深轉業以來,天健人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積極參與深圳特區建設,天健也伴隨著特區發展一步步發展壯大起來,從最初只能承接一般土建施工,年產值幾百萬元,到現在已成長為擁有市政施工特級資質等全專業施工能力,年產值幾百億元的大型市屬上市公司。
天健正是深圳發展日新月異的縮影。“習近平總書記說:‘深圳廣大幹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幹,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能夠見證、親歷深圳奇跡,我們作為深圳人感到無比光榮!”朱建彬說。
高標準建設碧道實現“水產城共治”
從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光明段)施工指揮部窗外望去,深圳的母親河——茅洲河靜靜地流過,此處的碧道節點——左岸科技公園綠意盎然,一座“V”型橋架設於南北兩岸,建築、公園、河道及兩岸在水清岸綠中迸發出勃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其中包括‘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等,我們感同身受。”
茅洲河碧道光明段施工指揮部指揮長白琢介紹,碧道是廣東省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造性實踐,是對海灣、河流、湖庫等水體及濱水地區保護發展的高度概括。深圳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廣東萬裏碧道的號召,提出了“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碧道願景及“水產城共治”“生產、生活、生態共融”的建設理念。
目前已基本完工的長約6.8公裏的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光明段)就是深圳率先建設的碧道項目之一。項目建設高峰時間段,天健集團組織5000余名施工作業人員、各種機械設備116臺、運輸車輛128輛,現場管理人員超300人,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強的人員、物資保障。
不斷完善業務能力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後,我們更加感受到黨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些都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朱建彬說。
“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40年高速發展,深圳經濟特區城市空間結構、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和運行機制發生深刻變革,面臨城市治理承壓明顯、發展空間不足等諸多挑戰。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還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註、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這對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朱建彬說。
為更好地服務深圳建設與發展,2019年底,深圳市國資委在天健集團等市屬國有建工企業基礎上組建了國有全資的特區建工集團,以“先行示範”標準,全力打造深圳城市建設與服務的核心骨幹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進程中,特區建工集團將牢記使命,堅決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高質量創新發展,多領域先行示範,加快建成國際一流建工企業,為深圳經濟特區更高水平地建設與發展貢獻國企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