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郭振華:重視內需轉移產業鏈
作者:郭天琪   來源:香港商報    2019-01-28 15:05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連續兩年接受了香港商報「2018年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專訪。
郭振華認為,關稅豁免清單暴露美國短板。

 

【識港網訊】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連續兩年接受了香港商報「2018年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專訪,2018年他最關注的大事是「中美貿易戰停加徵新關稅」。他從工業家和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自己對貿易戰的看法。他認為,貿易戰短時期內不會結束,但關稅豁免清單暴露了美國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強勢企業可以向美國進行關稅豁免申請。

郭振華說,早在去年5月,工總就呼籲成員們不要輕視貿易戰的影響。他說,「美國想要給中國發展設置屏障,降低中國發展的速度,日後高關稅一定會變成常態。」他續說,「自由貿易和國家安全是存在矛盾的,自由貿易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提高效率,但進口科技產品會面臨國家安全的問題,美國一直在科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美國的這些行動勢必也會引起其他國家對國家安全的擔心。」

  關稅豁免清單暴露美國短板

應對貿易戰,郭振華給出兩條意見:一是要重視內需市場,二是將產業鏈轉移到國外。他說,中國式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增速仍然非常快,內地消費市場巨大,企業可以著重於內需市場,轉而用內需,而非出口來帶動企業發展。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內地就是通過增加內需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帶動了全球經濟復蘇,同時也減少了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郭振華強調,將工廠設在東南亞,需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人力資源,很難保證遷入地有足夠的工程師和工人,所以最好轉移整個產業鏈;二是企業缺少遷入地的經濟、法律資訊,會增加投資風險。他認為,企業「走出去」需要政府提供可靠信息,「企業到國外投資設廠,翔實準確的數據和相關規定清單必不可少。」他希望政府可以為港企提供翔實的資料,讓企業安心「走出去」。

他說,「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早已遷到東南亞,比如孟加拉國和馬來西亞,而電子產品裝配大多在越南。越南的工廠越來越緊俏,一些廠商已經開始預定越南工廠幾年後的產能。而且去年年末,越南工廠的價錢就已經上升了30%。工業貿易署去年優化了『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和『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支持港企去東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

他續說,關稅豁免清單暴露了美國的短板,被豁免的產品就是美國暫時必須依賴中國、暫時在本土無法生產的東西,這些民眾生活的必需品,大幅度提價必然導致民間反抗。

郭振華告訴記者,「如果廠家知道自己生產的產品短時間內不會被美國廠商替代,或者是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在全球領先,我們就會勸那些廠立足於自己產品優勢爭取豁免條款。比如嬰兒車、汽車安全座椅等就是我們的強勢產品,因為需要很長時間的安全測試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其他東南亞國家是無法很快就生產出安全達標的產品。」

  香港續保優勢灣區力攻創科

郭振華表示,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肯定了港澳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貢獻,習主席概括出「六個作用」,包括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他說,香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貿易戰這個不明朗的環境下,他希望政府可以給香港更多信心,讓香港融入大灣區的發展,例如高效利用大灣區的土地,集中建設科創企業、智能制造等,並且通過徙置區和政策優惠,讓第二產業更快搬離大灣區的核心地帶,讓大灣區珍貴的土地都用在科技發展上。

原文鏈接:http://www.hkcd.com/content/2019-01/25/content_1121328.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