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任職私募基金的Morgan Housel,在年初的文章中,分享近來的一些想法,其中一點,在市況波動,前景晦暗不明時,最值得留意:
他指出悲觀的吸引力,常常大於樂觀,部分原因是即使人們已見識過,以往事情曾大幅轉變,卻仍然極容易低估大家在未來繼續改變的能力。心理學家以「歷史終結的幻象」(end-of-history illusion),來命名這個現象,即誤以為現時已是改變與發展的盡頭。我們常常低估自己的口味、選擇會在未來發生的改變。
上述的思考偏誤,再加上市場不時出現瘋狂走勢的傾向,當到達極端水平,不難引起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因為我們低估了市場適應極端水平、回歸均值的能力。Housel也舉出現實生活的例子,譬如美國大學學費高昂,往往為人詬病,假設將現時的學費,以每年上升10%的幅度,直線外推複式增長20年,計算下一代的學費,結果必然是無限悲觀。同理,直線外推美國政府財赤,亦會得出悲觀結論。若在經濟衰退期間,將負增長數字無限推演,不久便會令人想建個地堡來逃避末日。
然而整部經濟史,就是一個個適應與復原的故事。Housel指牛頓的第三定律,原來也適用於經濟學:所有作用,包括價格升跌、高利潤率、低利率等所有東西,都會有等量而反向的反作用力。在某處總有些人,有足夠的推動力,找出新方向、研發出較可接受的新選擇。
Housel總結道:低估人們的適應能力、均值回歸的傾向,是產生悲觀的最大主因。如果有能力,維持得夠長時間,捱過這段時間,應該以樂觀為預設選項才對。當然,在投資上,要先保證有足夠的持倉續航能力,否則就會淪為盲目、過分樂觀。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01/23/0101084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