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發力新基建,深圳先行,前海力推。落實中央關於新基建的有關決策部署,深圳7月14日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基建的實施意見,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該《行動方案》。會議對《行動方案》做了解讀,介紹了前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出臺背景、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及前海《行動方案》主要特色。
前海新基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及企業的配合。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南山區政府等部門,前海管理局機關處室、司及深圳電信、深圳移動、深圳聯通、深圳鐵塔、招商港口、自貿投資公司等相關企業出席會議,共謀前海新基建藍圖。
新形勢下,前海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聯動香港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在新起點上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內地”、打造新的“動力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引擎作用的必然要求。
●前海統籌規劃系統布局新基建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倪勇表示,前海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的精神要求,落實深圳市《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的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啟動《行動方案》的編制工作。
據介紹,前海的新基建布局總體考慮四點要素:連接、融合、統籌和開放。連接即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需要幫助前海實現泛在的、高質量、低成本的連接,實現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交易成本的降低;融合即前海新基建項目功能的融合,同時與科技創新、數字治理和數字經濟相融合,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統籌即註重規劃引領、重點攻關、系統推進;開放即發揮前海疊加國家戰略的平臺作用,吸引國內國外、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來。
●首批新基建項目50個總投資292億元
《行動方案》提出,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綜合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數字治理、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信息網絡超前部署、融合設施豐富智能、科技平臺創新引領為特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實現數字治理能力大幅提高,產業能級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動,其中首批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292.3億元,其中政府總投資116.4億元,社會總投資175.9億元。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有9項行動,包括5G和固網寬帶網絡、大灣區信息交互樞紐、綠色數據中心、多雲計算協同等,提供數據傳輸、萬物互聯的高速通道。
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2項行動,包括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媽灣港區等,打造產業升級、要素活躍的重要基石。
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1項行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基礎設施、金融科技新基建創新載體等,打造科技創新、產業應用的戰略高地。
●探索前海特色國際領先水平新基建之路
《行動方案》基於“連接、融合、統籌、開放”的總體思路,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在試點中探索具有前海特色的,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基建之路。
先導性帶動,強化先行先試的使命擔當。前海提出“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的發展目標,數字化底座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需求,信息交互樞紐助力前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數據交換樞紐,與區位優勢疊加,有利於前海成為要素市場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大灣區聯動,體現深港合作的使命定位。前海充分依托香港教育和科研優勢,布局大灣區基礎服務設施、深港科技合作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為未來前海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搶占先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通,有序推進大灣區數據融合,吸引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科技企業在前海集聚。利用前海灣保稅港區特有優勢,通過5G、人工智能、北鬥定位、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轉型和服務,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數字化體系。
雙基建驅動,立足開發開放的階段特征。前海正處於傳統基建和數字新基建的共同發展時期,在不同中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傳統基建在規模與總量驅動基礎上,融合新基建放大倍增效應,通過全光網絡、物聯感知體系、智慧城市大腦、數字孿生城市、智慧交通等建設,加快傳統基建物理空間、新基建數字空間協同發展,在更高起點布局未來前海數字產業,為“雙自聯動”註入動力、為“雙區驅動”發展體系提供牽引,為“雙循環”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協調貫通提供支撐。
●掀起新基建熱潮作出“前海示範”
會議對前海“新基建”工作進行部署。會議要求,要高點站位、標桿引領、搶抓落實,切實將新基建作為推動前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新動能。牢牢把握歷史機遇,繼續通過政企聯動,共同推動前海持續領跑新基建,助力前海開發開放再上新臺階。把前海新基建打造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提高站位,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前海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按照“立足深港、輻射灣區、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發展思路,提升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和融合創新引領能力,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通過新基建為前海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產業集聚、城市新中心建設等註入新動力。
高點定位,編制印發《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打造“一個數字化底座”和“兩個樞紐”,聚焦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三大行動”,實現新型基礎設施與數字治理、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四合一”融合發展。同時提出,到2025年,實現信息網絡超前部署、融合設施豐富智能、科技平臺創新引領的工作目標,按照高點定位、標桿引領的原則確定了首批可以落地的項目。堅持目標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把前海新基建打造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搶抓落實,細化責任。前海將協同高效推進,實之又實、細之又細,落實好行動方案。實行“臺賬式管理、項目化實施、精細化落實”,不斷深入梳理項目清單,形成項目庫滾動管理,全力推動5G、數據中心、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加強政企合作,整合資源、挖掘潛力,加強數字化新興產業培育拓展,拉動產業鏈整體協同發展。搭建完善的防控措施,把安全擺在首位,貫穿於推進新型數字基礎建設的全過程,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擼起袖子加油幹,前海正掀起新基建熱潮,為“數字中國”建設和深圳高質量創新發展,作出前海示範、前海貢獻。
●打造全市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發展標桿
作為全市新基建統籌部門,市發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在會上介紹,深圳新基建堅持“全市一盤棋”的理念,形成“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體系。前海在全市率先發布新基建的專項行動計劃,彰顯了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前海的《行動方案》既能夠很好地與市裏的《實施意見》相銜接,又很有自身特色,聚焦前海的發展實際需求和定位,創新提出“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既有目標導向,又有項目支撐和節點要求。市發改委將和前海一起,協同推進新基建的各項工作,將前海打造成深圳市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發展的標桿。
市通管局局長何承健表示,市通管局始終把落實國家對前海先行示範的要求,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抓手,全力支持前海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創新、業務創新。市通管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前海新基建建設,統籌協調行業,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前海新基建,為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電信運營商及鐵塔公司,承擔著打造前海一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艱巨任務。會上深圳電信公司總經理李勝飛、深圳移動公司副總經理趙武、深圳聯通總經理張海濤分別表示,將通過打造前海5G精品網絡,提供豐富的5G應用,以差異化的雲、網、物、5G能力為基礎,構建智慧城市底座能力平臺,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新基建、數字經濟、科技創新集聚發展,更好地服務前海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前海打造世界一流灣區城市新中心。
媽灣智慧港是前海新基建產業融合的標桿示範項目,招商局港口集團副總經理李玉彬表示,將全力以赴,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堅持高質量建設“媽灣智慧港”、高水平建設前海綜合保稅園區、高標準建設智慧口岸,發揮智慧港口產業孵化效能,輻射帶動港口生態圈內企業的產業升級,為深圳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交通強國試點城市”提供重要的支撐,助力前海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