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馬克龍終決定盡量恢復災前歌德式設計
來源:橙新聞    2020-07-21 11:51
基於「塔尖並非本來聖母院一部份」,馬克龍等較前衞的一派與保守一派展開了長期的商議,馬克龍期望這次的決定過後,可趕及在巴黎奧運開幕前完成聖母院的重建。若進度順利,重建修復工程將於明年初正式展開。

【識港網訊】去年巴黎聖母院大火浩劫,全球為之關注。隨著各建築方案提出一年多仍懸而未決,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終拍板決定,盡可能恢復聖母院大火前的原有歌德式設計。

去年4月15日,擁有超過800年歷史的世界遺產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遭遇意外大火,猛烈火勢燒毀了聖母院屋頂尖塔及屋頂結構。事件發生後,法國政府著力籌組資金和重建方案,更迅速舉辦重建方案設計比賽。

重建最關鍵的一點是,到底要盡量維持聖母院的原貌或是舊中立新。馬克龍曾公開表態,認為替聖母院加入屬於這個世代的「當代風格」,未嘗不是融合新舊的可能。於是各地建築設計師拋出的主意中,不乏將原尖塔改成雷射光束塔,甚至加建游泳池等新潮想法。不過,這些意見引來了不少非議,保守一派認為,現代感十足的設計會讓巴黎聖母院失去傳統的歷史與宗教味道,而維持原貌是最適當的做法。

各界爭辯不休,一直難以達成共識,但日前馬克龍終於給出明確方案。據外媒BBC報導,在與「法國國家遺產和建築委員會」(CNPA)的專家及負責修復工程的總建築師諮詢討論後,一直未能拿定主意的馬克龍,終於同意採用建築原本的哥德式設計,盡可能忠實地復原尖塔原貌。愛麗舍宮的聲明登出馬克龍的決定,並指出這是「為大眾熟知」、「最好、最符合需求的選擇」。

在聖母院重建上,各方無法統一意見的一大原因,是大火摧毀的尖塔原本並不是聖母院原有的建築體。高96米的尖頂為聖母院的標誌建築,它建於1860年,替代了1792年聖母院拆除的原始結構,換言之是一件「後來物」。事實上,巴黎聖母院的原址亦經過多翻改建,它曾是羅馬時代的一座丘比特神殿,公元6世紀重建為教堂。1163年,在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親自奠基下,巴黎聖母院的建造工程正式啟動。起初,聖母院主要遵從羅馬式圓形拱頂的建築風格,直到19世紀才改用哥德式風格,觸目的塔尖亦是於當時聳立。

基於「塔尖並非本來聖母院一部份」,馬克龍等較前衞的一派與保守一派展開了長期的商議,隨著災難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加上巴黎奧運將於2024年舉行,聖母院重建已迫在眉睫。馬克龍期望這次的決定過後,可趕及在巴黎奧運開幕前完成聖母院的重建。

據報在法國疫情暫緩後,巴黎聖母院的修復整理工程目前已經重新啟動,例如開始清理建築後側多達5萬個的鷹架殘體。若進度順利,重建修復工程將於明年初正式展開。

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7/20/010155744.s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