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千年建築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來源:橙新聞    2020-07-17 10:10
這樣一座命運多舛的建築物如今再次遭遇身份的轉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將對聖索菲亞大教堂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位置重新評估。未來它又會經歷什麼?只有時間能回答。

【識港網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7月10日宣佈,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博物館(Hagia Sophia)將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從7月24日起穆斯林信眾將可於此舉行祈禱。此決定一出,這座曾為東正教教堂及伊斯蘭教清真寺的歷史建築再陷宗教爭議。

許多宗教人士及歷史學家直接批評埃爾多安將文化遺產作為政治工具。美國、歐盟、俄羅斯和希臘等國聞訊都表示關切。希臘當局表示,埃爾多安的作法讓土耳其倒退了六個世紀,是「對文明世界的挑戰」,俄羅斯東正教會也表示遺憾。

與批評聲音相對的是宗教保守派和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歡迎,這也是埃爾多安「恢復」聖索菲亞大教堂清真寺身份的主要支持力量。

埃爾多安強調,任何對這一改變的批評都將被視為對土耳其主權的挑戰,然而,國際社會許多人認為,這座紀念碑式的建築屬於全人類,而不是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兩種信仰之間的橋樑,是共處的象徵,關於這座大教堂的一切都應該保持不變。

為何聖索菲亞大教堂身份的轉變會讓各界譁然?這要從這座建築的歷史講起。

聖索菲亞大教堂一隅 圖:Wikimedia Commons

消失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前身

事實上,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所在的土地上還曾佇立過兩座被毀滅的教堂。

第一代教堂被稱為「大教堂」,在360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時啟用,大教堂建在正在興建中的帝國皇宮旁。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一世與皇帝阿卡狄奧斯的妻子、皇后阿麗亞·尤多希亞(Aelia Eudoxia)發生衝突,因而在404年被流放,因此而起的連串暴亂使第一教堂毀於一旦,關於第一所教堂的一切在當今已徹底消失。

聖索菲亞大教堂原建築的一部分 圖:Wikimedia Commons

狄奧多西二世下令興建第二代教堂,於415年落成。這個木製屋頂的教堂是由建築師魯弗留斯所建。532年,尼卡暴動引起的一場大火將第二代聖索菲亞大教堂燒成渣滓。與第一代教堂不同的是,第二代教堂還有一些殘骸保留至今。走進現在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便可以看到一個展示了十二羔羊、十二使徒圖像的浮雕,那是過去教堂正門的一部分。

第二代教堂的殘骸 圖:Wikimedia Commons

最重要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

在第二代教堂被摧毀後的僅僅數天,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興建第三代截然不同的大教堂,也就是如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位皇帝決定,第三代教堂較前兩所要更為宏大雄偉。他選擇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和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為建築師,從帝國的各地將材料運送至君士坦丁堡,而超過一萬人參加了新教堂的興建工作。

聖索菲亞大教堂帝國大門馬賽克 圖:Wikimedia Commons

建成之後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當之無愧成為帝國最重要的建築,然而,這座建築的命運也並不一帆風順,無論是自然界的災難(如553年的地震、859年的大火)還是人為的破壞(如726年,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頒佈詔令抵制偶像崇拜,將大教堂內的所有宗教畫像及雕像移除)都曾給教堂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 圖:Wikimedia Commons

身份的轉變:奧斯曼土耳其的征服

而對聖索菲亞大教堂來說,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後,轉換教堂為清真寺。當時教堂已相當殘破,多道門窗剝落。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清理及將教堂轉換為清真寺。在此之後,繼任的蘇丹們不斷修復清真寺和增建建築,包括圖書館、噴泉、涼廊等。

蘇丹樓座 圖:Wikimedia Commons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修復於1847-1849年由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完成。在這次修復中,建築的圓頂和拱頂、擺正圓柱被鞏固,建築內外的裝潢也被翻新。上層樓座的鑲嵌畫都被擦掉,古舊的吊燈被撤換。

洗禮儀式用的噴泉 圖:Wikimedia Commons

人類的遺產:聖索菲亞博物館

1935年,聖索菲亞大教堂迎來了身份的再一次轉變。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建築物中的地毯被移走,覆蓋在鑲嵌畫上的石膏由專家煞費苦心地擦去,地面飾品得以展示。成為博物館之後的聖索菲亞教堂被改名為聖索菲亞博物館,實際上博物館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築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鑲嵌畫藝術品。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內部,由約翰·辛格·沙金繪製 圖:Wikimedia Commons

1985年,聖索菲亞博物館所在的伊斯坦堡文化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雖然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不斷接受國際專家們的持續修復,但由於歲月的洗禮,聖索菲亞博物館還是不斷受到石膏脫落和空氣腐蝕的困擾。1996年-1998年,聖索菲亞博物館還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為百大瀕危遺產。

斑駁的三聖像 圖:Wikimedia Commons

就是這樣一座命運多舛的建築物如今再次遭遇身份的轉變。在埃爾多安宣布決定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將對聖索菲亞大教堂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位置重新評估。

未來它又會經歷什麼?或許只有時間能回答。

橙新聞: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7/15/010155227.s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