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文頌】第五樂章 信(三)
作者:韓望喜   來源:識港網    2020-07-13 10:26

聽,良知在歌唱,以你踐諾之心傾聽!
對他人之信諾,
是生命的交托!
君子必誠其意。
守信,赴湯蹈火!
踐諾,一言九鼎!
儒有忠信以為甲胄,
禮義以為幹櫓[16]
戴仁而行,抱義而處。
雖有暴政,不更其所。
其自立有如此者。
曾子以托孤喻君子,[17]
孟子以托孤諫君王。[18]
托六尺之孤者,可得聞乎?
春秋有趙氏孤兒。
獻出繈褓親生愛子,保全趙氏孤兒性命。
義,是生命中最強的一個音符,
君子之信,與義相連。
只為信義,不求苟生。
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君子的友情與道義啊,何等的血性!
一諾千金,信諾人生!
柔軟的是心,堅強的也是心。
(故事三:趙氏孤兒。托六尺之孤。《趙氏孤兒》主要取材於《史記》。大致劇情是:晉靈公時,武臣屠岸賈與文臣趙盾不和,設計陷害趙盾,在靈公面前指責趙盾為奸臣。趙盾全家三百餘口因此被滿門抄斬,僅有其子駙馬趙朔與公主得以倖免。後屠岸賈又假傳靈公之命,迫使趙朔自殺。公主被囚禁於府內,生下一子後託付於趙家門客程嬰,亦自縊而死。程嬰將嬰兒放在藥箱裏,負責看守的將軍韓厥同情趙家,放走程嬰與趙氏孤兒後亦自刎。程嬰攜嬰兒投奔趙盾老友公孫杵臼。此時屠岸賈急欲斬草除根,為搜出孤兒便假傳靈公之命,要將全國半歲以下一月以上的嬰兒殺絕。程嬰與公孫杵臼商議,決定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以保全趙家血脈。後程嬰便向屠岸賈告發公孫杵臼私藏趙氏孤兒,屠岸賈信以為真,派人搜出嬰兒,擲在地上,又刺了幾劍,程嬰見親子慘死,忍痛不語。公孫杵臼大罵屠岸賈後觸階而死。王國維先生曾稱該劇“即列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

孟子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
以至誠之心而不能感動天地人心的,
從未有過。
仰面哭泣的人啊,
是否聽到
在生命之信諾的殿堂裏,
一只人面的鳳凰在歌唱!
歌唱性命的交托。
歌唱生命的境界
歌唱人心的震撼
歌唱大地的感動
“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沉沉”(白居易《清夜琴興》)

聽,良知在歌唱,以你守德之心傾聽!
信乃天下之信,
是對道義的承諾!
子曰: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19]
守信之德
唯義所在。
君子之守
芬芳如蘭。
君子豈能罔顧於天?
君子豈能失信於地?
君子豈能偏離於道?
人無信義無所托
物無信義無所生
一言九鼎
是守德者的然諾
一諾千金
是信義者的風範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20]
君子啊!
信於父母,朋友、國家,天下
追隨天下的大道
竭盡我的全力,
拋卻我的性命,
日月可鑒君子之心!

聽,良知在歌唱,以你立業之心傾聽!
信,國之寶也[21]
誠為百行之源
信為立業之本
得此誠信
經綸天下之大經
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
為政以德
取信於民
季劄掛劍
士人之信
軍令如山
將士之信
童叟無欺
商賈之信
位我上者,
浩浩其天。
不渝之信,
永存我心。
(故事四:《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記載:“吳使季劄聘於魯……使齊……適晉……季劄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劄劍,口弗敢言。季劄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塚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劄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徐人高其誼,為築臺以表之。”吳季子名劄,吳王諸樊之弟,受封延陵(今常州)做“延陵季子”。春秋時期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季子出使中原列國,途經徐國都邑,受到徐君盛情款待,徐君非常想要季子的寶劍,只是沒有說出來。季子因為有出使中原諸國的任務,就沒有把寶劍獻給徐君,一年後季子返徐,孰料徐君竟已作古。季子悲痛之餘,為實現諾言,便將寶劍掛在了徐君墓邊的楊柳樹上,以作紀念。人問他:“徐君已死,寶劍何需再贈?”季子說:“不然。我此前心中已許他寶劍,怎可因為他離世就違背我的心願呢?”徐國人讚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說:“延陵吳季子兮不忘故,脫千斤之劍兮掛丘墓”。

音樂意象:言·諾
色調象徵:純白(無欺之色,純潔之心,日月可鑒)
既透明又深厚,回味悠久的情感,誠實樸素的追求
信,貫通天地人心
信,體現生命的承諾
誠者,天之道也
思誠者,人之道也
《說文解字》“誠”“信”互訓:
“誠,信也”。“信,誠也。”

【注釋】

[16]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幹櫓:語出《禮記·儒行》。
[17]曾子以托孤喻君子:語出《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孤兒和國家的命脈都交付給他,面臨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卻不動搖屈服—這種人,是君子人嗎?是君子人。”
[18]孟子以托孤諫君王: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的某個臣屬把妻兒託付給友人而出遊楚國,等他回來,妻兒卻在受凍受餓,那怎麼辦呢?”宣王說:“與此人絕交。”孟子說:“長官不能管理他的屬下,那怎麼辦呢?”宣王說:“撤掉他。”孟子說:“整個國家不能治理好,那怎麼辦呢?”宣王左右張望而談論別的事情。
[19]信近於義,言可複也:語出《論語·學而》。所守的約言符合義,說的話就能兌現。
[20]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語出《論語·衛靈公》。孔子說:“君子以合宜為原則,依禮節實行它,用謙遜的言語說出它,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
[21]信,國之寶也: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