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朱華:大灣區助港再創輝煌
作者:張芃芃   來源:香港商報    2019-01-11 12:19
2018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即將於本月末出爐,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朱華認為,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了中資企業在國際市場摸爬跌打的成長過程,中資企業亦為香港與祖國的繁榮立下功勞;而高鐵香港段通車與港珠澳大橋開通,兩項基建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鋪好道路,也為香港突破瓶頸、再創下個10年輝煌打好基礎。
朱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可能是香港再創下個10年輝煌的機會。

[識港網訊]2018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即將於本月末出爐,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朱華認為,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了中資企業在國際市場摸爬跌打的成長過程,中資企業亦為香港與祖國的繁榮立下功勞;而高鐵香港段通車與港珠澳大橋開通,兩項基建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鋪好道路,也為香港突破瓶頸、再創下個10年輝煌打好基礎。

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很可能是香港再創下個10年輝煌的機會。回溯香港發展歷程,他發現香港經濟發展並非直線上升,而是有起有伏,其中突破最大的時間段分別在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

香港面臨瓶頸位置急須突破

50年代,國共兩黨內戰剛結束,社會動蕩不已,不少內地商人帶資金和技術來香港謀生,10年之間香港工廠數由不到300家增至1萬餘家,香港順勢從以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形態轉變成以工業加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形態,一躍躋身「亞洲四小龍」。他說,「這10年可以說是香港人賺錢最快、機會最多的『黃金時代』,這期間造就了不少香港富豪。」80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潮為香港帶來又一次機遇,香港工業開始向珠三角轉移,佔當時就業人數二分之一的產業工人逐漸消失,以高附加值的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最終形成。

然而時至今日,朱華發現香港再一次走到了瓶頸位置,急須突破。他常與當代年輕人交流,發現他們都抱怨上遊通道不明確,不少年輕人覺得收入雖然比以前高,但上升的可能性卻變小了。如今機會來了,高鐵及大橋的通車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他們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及清晰的發展藍圖,到時他們甚至不須親自去大灣區,留在香港同樣有新機會。

朱華稱,現今的年輕人趕上了好時機,他們的創業機會要比10年前的師兄師姐多得多,哪怕他們到一個普通公司打工,他們在短短3、4年學到的東西要比奮鬥10年的學長們還多,因為現在的企業紛紛在配合大灣區進行產業重組和布局,各領域的空白正等待年輕人填補出一幅獨特的畫卷。

灣區整合資源港需人才引進

他認為大灣區的作用是將資源有效整合。「你看深圳的創科,比如大疆無人機和AI,要比香港強得多,而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和獨立司法管轄區,在技術保護、知識產權、出口、人才、金融等方面具有優勢。兩地可以有各自分工,比如在香港搞科研,在深圳搞研發,在大灣區其他城市搞製造,在全國鋪市場。」香港將與其他內地城市進行有序的競爭與合作,協動進步。

在融入國家進程的同時,朱華亦提醒香港應盡快解決好自身問題。他說:「香港的『都市病』,如勞動力不足和人口老齡化,正阻礙香港發展,如何在內地及全球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爭取更多人才落地及回流到香港,是政府仍須考量的問題。」近幾年特區政府在科技人才的引入上做了一些事情,比如為香港科技園撥款100億元、打造「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等,但是還遠遠不夠。內地一流的創科環境已經拉攏不少香港科研人才,香港應及時做出一個具體的人才引進計劃。

大橋連珠江西岸解決港問題

大橋及高鐵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連通香港的前提,朱華對該建設十分關注。他曾親自走過大橋,發現大橋雖然通車,但路上車輛並不多。然而這條看似利用率不高的路,將對珠江西岸地區帶來很大影響。他認為,珠江西岸若能接收到香港的輻射,可有效解決香港養老、就業、居住等問題。他舉出一個真實的例子:香港土地長期不足,就連市民過世後獲取骨灰龕位都需排隊輪候,這樣的現狀怎不叫人無奈。若大灣區與香港連接起來,很多香港市民的骨灰便可安葬在廣東老家或其他地方,省卻身後事的煩惱。

同時,他亦指出兩個基建仍有問題亟待解決。高鐵「一地兩檢」在剛剛推進的時候,他注意到香港有很多法律爭拗,但是這些爭拗並無邏輯可言。而對於大橋影響東涌居民生活的問題,他並不擔心:「任何一個在市中心的口岸,一定會形成對當地所謂的額外打擾,但是東涌的房價也明顯提升了。居民若想求得安靜環境,可考慮資產重組,換個地方居住。」

挺大嶼填海土地收購成本高

提起「明日大嶼計劃」,朱華侃侃而談,稱該計劃最大的爭議在於填海土地面積。香港人對填海應該有一個共識:填海是一種真正高效獲取土地的方式。因此對於「倒錢入海」的說法,他表示不能理解:「香港如果不填海而選擇回收土地,那成本要高得多。」他曾去港島、觀塘考察收購舊樓,看到有很多「夜晚漆黑一片、無人居住」的舊樓無法收回,即使費力收購回來,被重新安置的人也不多。從經濟角度來看,同樣土地收購容積的成本一定要比填海的高。既然填海是「繞不過去」的方案,與其在維多利亞港填海,不如挑市區外人口稀疏的大嶼山,將該地區發展成為像「沙田新市鎮」一樣的人口導入區,分散市區過多的人口,解決香港未來10至20年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對於反對該計劃的社會大討論,他認為大家不必「過分恐怖」。就不少市民指出的環保問題,他稱:「環保問題歷來不能走極端,而應該給環保與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就像高鐵在建設時也因鐵路穿過濕地而引起爭議,但最後不也解決了嘛,我建議政府實事求是地做好環評報告,相信市民是不會過分阻撓的。」就影響當地漁民生計的問題,他表示政府可以妥善地重新遷移安置這部分人群。

特朗普去中國化願望難實現

中美貿易戰雖然對關稅獨立、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香港影響不大,但他仍希望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陰霾能夠稍稍褪去,因為香港商界頭痛的並非貿易戰加稅本身,而是在一輪輪變幻中,大家看不清今年或明年經濟走勢究竟怎樣。他認為,美國自特朗普上台以來不斷上演「退群、建群、入群」的混亂戲碼,並不單為解決貿易逆差問題,而在於如何重新「切蛋糕」,以保障美國的利益。

「切蛋糕」這一行為早在奧巴馬時代就已出現,奧巴馬提出的TTP談判、TTIP談判和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主要目的都是「去中國化」,兩個領導人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只不過特朗普的手段更粗暴一些。他認為,美國「去中國化的全球化」這一願望是無法實現的,因為近10年中國大規模、高速度與大體量的發展已成不爭的事實,美國自己也很清楚,中國這個「大學生」已不可能重新變成「小學生」。

中資企業灣區建設承擔更多

中企協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一路見證在港中資企業的成長。朱華指出,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中資企業只有300多家,到1991年中企協成立時,中資企業已發展至1600多家。中資企業真正站起來並蓬勃發展恰好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後,中資企業總資產從4.6萬億港元跌至3.6萬億左右,給從內地走出來的企業上了深刻一課,各企業開始「修身養性」,重新進行內部改革、布置主業板塊。2004年至今,「內功」練好的中資企業一路高歌猛進,資產質量不斷提升、盈利能力不斷變強、企業規模一路壯大。他說,「香港回歸20年,如今中資企業擁有超過20萬億的總資產,可以說在港中資企業是「往外走」群體中發展最快、最賺錢的。」

展望2019年,他表示,將繼續帶領中資企業深入考察大灣區,引導如招商局、華潤等部分大企業就大灣區做一些布局調整。「若大灣區是香港的第三個轉折點,中資企業一定不會落於人後,發揮它們熟悉兩地市場及制度的優勢,在大灣區建設中承擔更多責任。」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