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300年前的倫敦大火與倫敦首支消防隊
作者:林喜兒   來源:橙新聞    2020-05-13 11:36
Nicholas Barbon的成功引來後來者眾,紛紛成立火災保險公司。由於當時的保險公司規模小,每張保單的保額不高,有些富裕人家投保多家公司後,在門牌外掛上7、8個標記炫耀,以此為榮。到了1833年,各保險公司所屬的消防隊合併為消防總隊。1886年,消防總隊歸倫敦政府管轄,就是倫敦消防隊的前身。

【識港網訊】當海上保險在17世紀的英國迅速發展之際,火災保險也因為一次意外而發展起來。1666年9月2日,位於倫敦大橋附近的一家麵包店失火,後來蔓延至整個城市,燒掉無數房屋、建築物,只剩下五分之一個倫敦沒被波及,無數人無家可歸。大火足足燒了5天,就是著名的倫敦大火。300多年前的倫敦是甚麼模樣?想想狄更斯的《苦海孤雛》創作於19世紀的30年代,那個時代的倫敦也夠悲慘,很難想像兩個世紀前的倫敦會是甚麼景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倫敦沒有消防隊,所以大火之後,「消防隊」成立了,不過卻不是政府的急救行動,而是商人看準了商機。

1680年,Nicholas Barbon找了3個人集資4萬英鎊,在皇家交易所辦公室後面成立了英國第一家經營火災的保險公司,該公司的名字就叫Fire Office。當時的保費是根據房屋租金計算的,並規定木結構的房屋較磚泥牆結構的房屋保費應增加一倍,一部分客人正是1666年倫敦大火後重建家園的房東。

以Fire Office為名的保險公司除了專門經營火災保險業務,其實更是消防局。Nicholas Barbon創辦了倫敦有史以來由保險公司成立的第一支消防隊,只要投保了他公司的客戶,便會得到一個由金屬片製成的火險標誌,把標誌釘在房屋外,一旦發生火警,消防隊到現場便可立即識別哪些是他們保險公司的客戶。Nicholas Barbon確實是個聰明的商人,這個做法當然是為了減低保險公司賠款的風險,某程度上也因此而減低了火災發生的機會。

Nicholas Barbon的成功引來後來者眾,紛紛成立火災保險公司。由於當時的保險公司規模小,每張保單的保額不高,有些富裕人家投保多家公司後,在門牌外掛上7、8個標記炫耀,以此為榮。到了1833年,各保險公司所屬的消防隊合併為消防總隊。1886年,消防總隊歸倫敦政府管轄,就是倫敦消防隊的前身。

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保險概論》

《保險概論》

作者:林喜兒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