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林鄭首場社區對話會廣受點讚
作者:何潔霞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2019-09-26 16:38
特區政府於9月26日晚上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首場“社區對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四名局長與超過130名市民進行對話交流。市民發言主要圍繞最近數月的持續暴亂對香港的影響,不少人對香港前途深感憂心。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的優勢仍然存在,只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維護法治核心價值,香港便能走出困局,爭取應有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認同。她更表示,對話總比對立好,當局未來還會展開一連串不同形式的對話,為香港尋找出路。

【識港網訊】特區政府於9月26日晚上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首場“社區對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四名局長與超過130名市民進行對話交流。市民發言主要圍繞最近數月的持續暴亂對香港的影響,不少人對香港前途深感憂心。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的優勢仍然存在,只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維護法治核心價值,香港便能走出困局,爭取應有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認同。她更表示,對話總比對立好,當局未來還會展開一連串不同形式的對話,為香港尋找出路。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的優勢仍然存在,只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維護法治核心價值,香港便能走出困局,爭取應有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認同。(本刊記者何潔霞攝)  

“和理傾”是為了帶來改變

當日,有200名市民從逾2.2萬名報名者中被抽籤選中,出席者超過130人,而當中有30名市民被抽中在現場發言3分鐘,表達個人對近期香港發生的暴力事件、政治經濟民生、國際形象、年輕人上游機會、香港未來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在每6人發言後,特首林鄭月娥就會作出整體回應。

在對話會開始之前,林鄭月娥於當日中午便在社交網站貼文,形容當晚的對話是“和理傾”,稱對話是為了帶來改變,市民的意見將改變政府未來施政,“坦誠咁傾嚇,我同我嘅同事都相信對話總比對立好。”

當日傍晚,特首林鄭月娥與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提早一個半小時到場出席對話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前記者吳璟儁擔任主持人,整個對話會歷時約兩個半小時。

政府不會推卸責任

林鄭月娥在開場發言時誠懇地說,感謝市民出席政府首次“社區對話”,相信很多朋友未食飯就趕來,辛苦大家。今次是首場對話,希望將來會再有。

她繼續說,整個風波由特區政府提出修例引起,希望大家支持政府走出這艱難的一步。她指出,對話並非“公關騷”,而是為了找出令香港變得更好的方法,當局未來亦將展開一連串不同形式的對話。

不少市民發言對香港前景感到憂心

被抽中的30位發言者中,29位發言,大部分發言者都對香港前景感到憂慮。

首位抽中的市民問及,無想過自己會抽中,只有150名難中過居屋。她指出,近日大大小小衝突後政府終宣布撒回,惟仍無法彌補,又指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也有發言的女士說,自己30歲左右,從事金融業,過往沒有對政府不滿,但近日感心痛,她稱“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亦有發言者稱自己是“和理非”,由港英政府至今,小時候覺得不少事都很公平,雖然大家沒有太多錢。但到今日表面歌舞昇平,惟現時社會分化,他稱與大家一樣有家室有小朋友,但今日不知如何將未來交給下一代,每個星期不知那裏斬人,全家都很怕,他呼籲政府幫幫他。

林鄭月娥回應說,香港是有前景的,只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並維護法治核心價值,香港的優勢依然存在。她呼籲大眾對香港未來存有信心,要相信香港能走出困局,爭取應有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認同。她亦說,香港現時面對內憂外患,當局不會推卸責任,會繼續以負責任的態度,冀通過持續對話改變現狀。

林鄭月娥強調,香港要保持“一國兩制”,最重要的不是自治。她重申“一國兩制”是有底線的,“五大訴求”當中要求釋放被捕人士的要求會對法治帶來極大衝擊,實在無法接受,希望大家都能尊重法治底線。

網上討論區是青年最常使用的“對話平台”,有發言青年自爆獲確認出席資格後,立即發帖向一眾網民集思廣益,收集到很多意見,又建議政府每日上討論區15分鐘,就可知道青年在想甚麼,他強調,一元也不用出、毋須花費3000警力,不會蝕底。

示威持續過百日,警民關係已變得非常緊張,但有發言者不介意透露自己有親戚任職警員,反而代其問林鄭月娥最近有休班警及立法會議員被襲,“政府可以如何保護香港人?”林鄭指會盡最大努力保護香港人。

對話過程中,有多名市民都對年輕人參與暴力行動表示擔憂,認為學校試卷當中有仇警內容,要求教育當局加強國民教育及恢復中史科獨立成科。

林鄭月娥稱,香港是屬於今日的年輕人的,當局關心年輕人責無旁貸,希望年輕人“靜一靜”,“暴力不斷升級,受害的不僅是自己,也包括執法人員和整個香港社會”,年輕人做事應有底線,了解違反法律必須承受後果。

至於有市民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隊在多次暴亂事件中的執法情況。林鄭月娥表示,雖然這是一個方法,但通過獨立的監警會調查也是一個方法。她說,監警會早在7月就已表示,會在6個月內提交公開報告,近日又加強透明度,及增加海外專家,目前共收到1300份資料和超過兩萬份相片、影片,希望給予時間處理,屆時大家便可看到真相。

她亦指出,近月暴力不斷升級,很多意見都針對警隊,但警隊是香港維持治安很重要的支柱,多年的努力才讓香港成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呼籲大家應尊重法治體制。

另外,對於有市民提到行政長官普選問題,聶德權強調,特首普選需要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下,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去進行。

首場“社區對話”會在平和氣氛下完結,但場外有逾千人聚集,欲等候林鄭離場,其間指罵聲不絕,亦有示威者佔據皇後大道東兩條行車線,防暴警察一度舉藍旗警告。至淩晨1時30分,示威者陸續散去,林鄭與官員方乘車離開。

各界點讚
認為對話總比對抗好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接受本刊記者電話採訪表示,今次“社區對話”做到關心、聆聽、行動,強調對話比對抗好。但仍有不足之處,他認為下次對話會應改為“一來一回對話”,讓雙方明白對方思路及想法,政府並應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步驟和時間表,有利游說和化解誤會。

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亦指出,首場“社區對話”雖有很多改善空間,但仍是好的開始。

工聯會郭偉強認為,會上有代表不同聲音的人被抽中發言,縱使有人覺得“社區對話”會的作用不大,但也應給予正面評價。特首受法例等限制,在會上說出有關事實,不能期望她能立即答應任何訴求。他認為社區對話就算不是解決方法,也至少提供一個平台讓不同人發表想法,已有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