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聽我們聊香港的事情,我一直在等它的熱度降下來。
因為冷靜才能思考,心平氣和才能對話。
香港有一部分人不是很舒服,不舒服的原因是覺得有很多不如意。
從存量上看,香港曾經的GDP占內陸的20%,如今只占廣東的24%。
從增量上看,香港在97之前的年均GDP增速達到12.4%,97之後年均GDP僅有3.1%。
從地位上看,香港曾經與臺灣,韓國,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但現在僅僅在珠三角地區,香港也只能排第二。
從感覺上看,香港曾經的士司機月入過萬,而那時候深圳的打工妹只有他的百分之三,內地很多人甚至不足他的百分之一。
所以當時有很多港人在內陸養小,二奶村的現象曾經屢屢登上那個年代的報紙頭條。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普通香港勞動者的收入沒有多大增幅,與內陸的差距幾乎被抹平,尤其是對比一線城市。
從文化上看,我們80後接觸的外來文化都是來自香港,四大天王,張國榮,周潤發,黃霑,一代港片席捲內陸,金庸、倪匡比電影征服了更廣闊的區域。
香港文化一度是80後的文化聖地,後來隨著這一代人長大了,很多人是懷著文化朝聖的心情去香港旅遊。
但香港電影的輝煌一去不返,連港姐的品質都讓人唏噓。隨著大師們一個個逝去,留下的只有曾經的傳奇。
如果我們能平靜的看這個問題,會發現,其實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內陸曾經不開放,香港是作為整個國家對外交流的窗口,很多貿易不得不經由香港對外展開。
因此,它才形成了巨大的港口貿易。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大的市場,對外的生意都你做,你不發達,才怪。
但隨著其他地區的開放與發展,上海,寧波,深圳,廣州的港口吞吐量,都超過了香港。
這是無可避免的。
說白了,香港曾經是內陸與世界之間的“買辦”,長期享受轉口貿易的紅利,賺快錢賺習慣了。
但這不是香港自身的實力。
說白了,貨物與錢都不是香港的,而是買賣雙方的,這是人家的本事,只是特定原因,都在你這裏交易,導致你抽傭抽的很爽而已。
97之後,香港享受了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的待遇,比如香港的稅收是無需上繳的。這在其他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無法想像。
東南稅賦半天下,自古就是這樣。其他沿海發達地區一直都是扛著重稅在發展,因為邊疆地區,京畿要地都需要更多的財賦投入。
香港作為東南沿海的一員,如此特殊,已經是優待中的優待,這種好事在97之前,無可想像。
其實放眼全世界,3.1%的GDP是很不錯的,作為發達地區來說。
歐洲在衰退,日本在原地踏步,美國這個經濟活力相對好的地區如果真的很如意,川普就根本不可能上臺。
換句話說,發展到一定的地步,本來就很難進一步發展,這是規律。
香港人抱怨的那些事情,其實全世界發達地區都在抱怨。這就是我說的,人的感受是依賴增量而不是存量。
對於已經擁有的人,很少會珍惜,人們總是在期待得到更多,或者等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內地最開心的是60後,因為經歷過貧窮,才知道如今得來不易。
越年輕,越不容易感受到快樂。
比如70後,眼看著電話,電腦,汽車,走入尋常家庭,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和他們小時候形成的巨大反差,會不停的提示他成就感。
但是90後,生在資訊時代,00後,生在互聯網時代,想要從好到更好,是挺難的。
不要說香港這種已經發達了很久的發達地區,即使是內地的一二線城市,一樣充滿了抱怨。
沿海的一二線城市,月收入在3萬塊以內,家庭月收入在5萬塊以內的,抱怨都是主話題。
所謂主話題就是每天都會聊起抱怨,但你仔細看看這些抱怨的人群,會發現很有意思。
抱怨的人,未見的真有生活困難。
往往有房子有車子有旅遊有教育,但還是抱怨。
抱怨的原因往往是別人賺到了更多,這就是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內地是這樣的情況,我們看看香港。
香港的房價是內陸一線城市的一倍。
在香港,月入超過6萬的人只占6.8%,也就是說,93%以上的人的收入都低於6萬,對比過來的感受,相當於內陸一線城市月入低於3萬。
換句話說,如果內陸大城市低於3萬的在抱怨,那香港就有93%以上的人,都會成為潛在的抱怨者。
事實上,這已經是高的統計,全港家庭月收入在4萬,也就是夫妻各2萬的,只有30%。
也就是說7成夫妻不足4萬,你注意,這些都是港幣,實際上,上述所有港人的收入數據,都得打個88折。
收入未見得有優勢的局面下,是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6平米的事實,這個比號稱居住困難的上海還要緊湊的多。
上海人均居住面積35平米,是香港兩倍有餘。
所以我們腦子裏可以勾畫出香港人的生活環境,收入不見得比北上深高多少,但住在一半面積的房間裏。
北上深還可以逃離,因為背後是廣闊的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但是香港人很少有願意離港定居內地。
再加上香港長期致力於發展金融地產,確實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
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裏,錢都是被資方賺走的,所以你看半數香港富豪都是做房地產的,李嘉誠們非常有錢,對比下的,是港人的困境。
但李嘉誠有錢,那是屬於資本的,資本要追逐利益,它是全世界流動的,不見得會變成工資,不見得會提高港人的收入。
所以香港問題的核心在於產業格局,一個資本密集型的城市,一個離開內陸輸血就無法增長的城市。
2019年一季度,深圳GDP增長率7.6%,上海5.7%,北京6.4%,廣州7.5%,但是香港,只有0.5%。
很明顯的說明,沒有內陸的進口,沒有內陸的遊客,沒有內陸的輸血,香港自身拿不出什麼拳頭產品。
說白了,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在於它有什麼樣的公司,而不在於它有什麼樣的歷史。
騰訊,華為,發年終獎了,帶動深圳一波又一波的購買浪潮;
阿裏今天爆出個千億子公司,明天爆出個千億子公司,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持股員工。
但是香港有什麼?李嘉誠再有錢,是李澤钜的,不是港人的。
翻開歷史,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是拳頭產品帶來的輝煌。
茶葉,瓷器,絲綢,那都是超級無敵全球級產品,比今天的蘋果之風靡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我們的標題才說:香港不再是香港。
香港的“中間商”地位,是歷史導致的暫時,它過去就過去了。
香港的文化輸出,是一批移民香港的大陸人,帶去的文化盛舉。
當香港沒有拳頭產品,無法對外輸出的時候,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但香港依然是香港。
因為有些東西,是保留下來的。
比如香港的精細化管理,比如香港的文明與素質,比如香港的國際範。
你要知道上海剛剛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的推廣工作。
但香港,在2005年就推行了“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畫”,同時編寫了《住宅樓宇廢物分類源頭指引手冊》配合“計畫”的運行。
同年12月,香港政府又發佈了《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要求建立垃圾收集與分隔系統,解決回收物料的銷路,以杜絕“分類收集、混合處置”現象。
換句話說,香港是一個先行者,它在很多方面擁有大量的經驗。對後續的一二線城市的發展,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這個指導不見得都是經驗,也許是教訓。比如一味的依賴金融,房地產,就是深刻的教訓。
有個城市去給大部隊做先行者,做偵查兵,做探路馬,是整個國家的幸運。
站在整體的角度看,這也是香港的榮耀。
香港人也好,內地人也罷,不都是中國人麼。
說白了,肉爛爛在鍋裏,擱誰碗裏不是吃呢。
即使日後有更多的內地城市超越了香港,對於港人來說,搬回內地住就是了,這有什麼不可融入的。
但是,站在整體的角度看,站在歷史的角度看。
香港曾經的作用是帶著內地發展,是引入港資投資內地,引導內地發展。
香港未來的作用是把先進的治理經驗以及發展中的教訓回饋給內地,讓內地少走彎路,變得越來越好。
從過去到未來,香港引領者的地位並沒有變化,只是引領的內容在變化。
站在一家人的角度,香港依然是香港,依然是80後記憶中的,曾經創造過輝煌燦爛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