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美科技股半年最慘烈一周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1-10 10:44

【識港網訊】上周美股科技股投資情緒顯著降溫。隔夜美股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標指、道指分別收漲0.13%和0.16%,惟納指收跌0.21%。全周看,標指、納指、道指分別累跌1.63%、3.04%和1.21%;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錄4月6日以來單周最差表現。華爾街交易員指,科技股拋售潮的背後,是投資者對科技巨頭高估值的普遍憂慮,前期以「逢低買入」著稱的散戶正選擇離場觀望。分析稱,投資者對科技股高估值的憂慮、對AI短期推動盈利提升的懷疑,以及對未來流動性收緊預期的升溫,引發美股調整。市場情緒調整背景下,美股本周或迎「震盪市」,指數層面可能進入磨底階段。

上周美國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單周分別累跌3.21%和3.89%。伴隨着市場的震盪,隔夜恐慌指數VIX收跌2.05%,全周累漲9.52%。個股層面,英偉達、特斯拉、Meta、微軟、谷歌A、蘋果等公司股價,單周跌幅分別為7.08%、5.92%、4.11%、4.05%、0.84%和0.7%,僅亞馬遜股價微升0.08%。同期,AMD、台積電股價周跌8.82%和4.64%。有媒體統計,上周美股8家與AI關聯度最高的頭部公司,市值合計蒸發約8,000億美元(約6.24萬億港元)。

 

市場憂AI概念股調整期將至

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過去一年「七巨頭」股價漲幅巨大,估值更處歷史高位,由於市場對科技巨頭未來增長有充足預期,甚至是過度定價,因而任何遜於預期的消息都可能觸發拋售。另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對AI短期內帶來的盈利提升持謹慎態度,市場憂心AI概念熱潮或進入調整期。此外,美國政府持續「停擺」,使多個重要經濟數據暫停發布,在無數據參照背景下,美聯儲主席的「鷹派」言論,加劇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

知名科技投資人Brad Gerstner日前在播客上質疑OpenAI營收和巨額支出,引發市場恐慌及AI股大跌。隨後OpenAI首席財務官提及的「政府支持」,又被投資者誤讀為「尋求救助」,並觸發輿論風暴。上述事件反映出市場對AI泡沫、資金壓力和信心危機的緊張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公司財報電話會上預計,到2027年數據中心AI業務年收入將達「數百億美元」。不過,參會分析師和投資者似乎更關心「AI芯片的增長,何時才能在業績端兌現」。

 

斥巨資投入研發 恐回本期過長

在宋清輝看來,科技巨頭的高估值,及高額資本支出,或催谷新的風險。事實上,高估值意味着市場對未來增長已充分定價,高額資本支出短期若不能轉化為可觀的營收和利潤增長,投資者就可能迅速「修正」估值,屆時將再次觸發科技股的大跌。鑑於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主要投向數據中心、AI芯片採購、研發等領域,若上述投資回報周期過長、回報率不及預期,或技術方向出現偏差,無疑將對自由現金和資產負債表構成壓力。

展望後市,美銀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的研報稱,美股近期頻繁出現VIX期貨與標指同時上漲的情況,這種「股價上漲、波動率上升」的組合,素來是資產泡沫的標誌性特徵。鑑於美聯儲「鷹派」跡象,及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美股回調風險依然存在,建議投資者不要「完全離場」,而是通過期權等非對稱性工具參與後續行情。高盛交易員Lee Coppersmith評論,AI投資熱潮進入淘汰賽階段,「買入一切」策略已經失效,資金變得挑剔,這更像是「一場零和博弈」。市場波動加劇背景下,投資者雖未喪失對核心資產的信心,但其對沖需求開始猛增。

「美股本月或現『震盪市』,但未來半年仍建議『標配』。」招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劉東亮提醒,美股估值已處歷史極端水平,被極度壓縮的風險溢價,及宏觀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將限制估值的繼續擴張。他預期,美股將告別估值驅動的快速上漲階段,轉而進入由企業盈利增長驅動,且市場波動加劇的「脆弱平衡」階段。此外,儘管AI泡沫尚未到即將破裂的階段,但市場已進入脆弱平衡態,對利淡因素的抵抗力正在減弱。

 

美股或持續震盪市 勿高追科技股

宋清輝預計,美股本周或續「震盪市」,並進入磨底期。策略方面,建議關注必須消費品、醫療保健等業績和派息相對穩定,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小的防禦性資產。至於科技股,在波動加劇、估值高企背景下,宜避免追高、逢低關注,重點聚焦AI投資已產生實際營收和利潤、估值相對合理的二線科技公司或基礎設施服務商。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