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25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日(5日)進入第二天,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與國際投資者對話」研討會致辭時稱,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時代的關鍵詞,未來AI勢將成為金融以及物流等行業的驅動力,又指香港有能力建立與國際聯繫的生態系統。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觀乎目前全球創投資金在AI的投放規模逾1900億美元,這反映了AI正帶來結構性轉變。」陳茂波認為,香港有能力建立與國際聯繫的AI生態系統,港府正透過直接投資AI項目和初創企業,引導私人資本投向AI相關領域。
陳茂波:賦能AI升級傳統產業
陳茂波續稱,AI在國家「十五五」規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香港亦有類似願景。他期望,透過雙引擎策略,「既將AI視為核心產業發展,同時藉着推動AI賦能傳統產業升級」。
全球進入AI世代之際,中美兩國進行戰略競爭的過程中,AI亦成為了重要戰場。對此,春華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祖六表示,很有信心內地將成為當前「AI革命」的領導者。
胡祖六續解釋,AI關乎算力、能源及電力,觀乎內地擁有最龐大及最先進的電力基礎設施,「尤其內地電力量較美國高3倍,且每年內地的電力產能亦取得18%的增幅;相反即使美國(電力基建)做了大量投資,但電力產能亦只能每年取得3%至5%的增幅,因此相信內地在「AI革命」當中,擁有巨大潛力。
張磊:AI非零和遊戲
即使AI引發各國競爭,但高瓴投資創始人及董事長張磊認為,AI並非「零和遊戲」,又指人類將從AI中獲益。張磊續指,中美兩國的AI大模型有着差別,「其中內地的AI是開源,及具備低成本模式;相反美國的AI大模型則呈現閉源及高成本的型態」。
面對上述局面,張磊相信,內地將有機會交付首個應用層面的AI平台;另由於內地擁有龐大消費市場,且消費者亦願意嘗試新事物,相信在應用程式創新方面,內地將成為亞洲較大的創新者」。
安聯投資行政總裁Tobias C. Pross則認為,未來業界需接受僱用AI員工,亦應向員工展示不少工序可以AI替代。Tobias C. Pross強調,AI的應用不可以停止,,但要小心部署,「即使因為應用AI,而導致三分之一員工離開,亦可以去推行」。他認為,應加快應用AI,「讓相同的人手去做更多工作」。
瑞士百達集團管理合夥人雷樂仁指,未來應將AI放入投資進程,並且構建一些投資主題,讓投資者從AI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