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中醫醫院公布收費 全科180元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0-16 10:28

【識港網訊】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12月11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院方昨日公布服務及收費安排,開業首年將提供中醫及中西醫協作的全科、分科及綜合專職醫療門診,以及設有日間住院服務,提供25張病床。醫院將採用「套餐收費」、「簡易分項收費」及「組合式收費」模式,開業首年部分服務提供七折至九折優惠,其中資助服務,費用最低的全科門診診金為180元,分科門診250元;日間住院服務每節約三至四小時,首年優惠價450元;電腦掃描等特項西醫診斷服務則介乎500元至2,000元不等。香港文匯報比對發現,該院藥物收費略低於市價;電腦掃描、超聲波檢查等收費,比私家醫院便宜一半,也較公立醫院收費低逾三成,但日間住院收費則高於公立醫院。

香港中醫醫院行政總監卞兆祥昨日介紹,醫院提供三種中醫服務模式,包括純中醫、中醫為主及中西醫協作。首年推出門診、日間住院及臨床支援服務,全面住院服務預計第二年起逐步開展,目標於2030年底啟用400張病床,每年提供約40萬人次門診服務。另外,首年將設中風復康、腫瘤紓緩及長期痛症等12項中醫專病服務,其餘13個專病項目於開業5年內陸續推出。

 

65%服務量屬政府資助項目

醫務衞生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指出,政府透過合作協議,與承辦及營運機構共同推展醫院服務。協議要求中醫醫院65%服務量為政府資助項目,35%則為市場導向服務。政府會按合約要求及實際情況撥款,用於資助服務、人才培訓及科研。

他指出醫院收費親民,遠低於市場價,如資助全科門診每次180元、分科門診250元,日間住院服務則為450元,涵蓋診治、針灸、推拿、浸浴等服務。市場導向服務則以接近市場訂價,待模式成熟後,有望推廣技術及診療模式,帶動整體行業升級。

他強調,資助服務由政府補貼,讓市民可負擔,市場導向服務則須自負盈虧,確保可持續發展。

醫務衞生局表示,定價乃充分考慮市場價格、市民承擔能力及服務成本,部分服務定價僅為市場水平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香港中醫醫院首年收費合理。圖為該院護士們在了解中醫艾灸輔助理療。(資料圖片)

有經濟困難長者獲全額減免

該院同時設有費用減免機制,綜援受助人、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級別0(即負擔能力最低)的持有人,以及7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可獲全額減免,其他有經濟困難未能負擔醫療費用的病人,也可向醫院申請費用減免。

香港文匯報查閱香港多間中醫診所及公私營醫院收費詳情,發現中醫醫院資助門診、針灸、推拿等治療,與醫院管理局的18區中醫診所收費相若,日間住院每節450元,則高於公立醫院住院費;藥物收費則略低於市場,特項診斷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檢查等,較私營醫院便宜超過五成,亦較公立醫院低三成以上。

病人組織指首年收費合理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該院開業首年的收費合理,接近市場水平,短期內下調空間有限。現行減免機制已涵蓋中醫服務主要對象,不過日間住院每節450元較公立醫院住院費高,「但中醫醫院住院服務並非傳統過夜住院,而是配合即時治療所需的短暫病床使用,病床數量有限,預計使用人次不多。」同時,套餐收費下住院收費已包含治療、診症等配套服務,實際收費仍屬合理水平。

他並表示,醫院提供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西醫診斷程序,收費遠較私營醫院同類檢查低廉,性價比高。現時公立醫院相關檢查輪候時間長,若中醫醫院能縮短輪候時限,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周嘉俊表示,該院資助服務收費介乎私營服務與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之間,並設類似公立醫院的收費豁免機制,可保障低收入家庭獲適切服務。不過,市場導向服務的價格與私營醫院相近,競爭力不高,他建議醫院清晰說明市場導向服務的特色,如跨專業護理及涵蓋23項專病等,以及建議市場導向服務收費設階梯式方案,提供更多彈性。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