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投資者憂慮市場前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新一期網誌中表示,即使國際風雲變幻,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將一如既往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維持簡單低稅制、實行開放、穩定、可預測的經貿政策,繼續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商前來投資、發展業務,共享機遇。
他續稱,香港「內聯外通」、高度國際化、國際資金、機構與人才匯聚的優勢,在當前形勢下更見突出。
面對揮之不去的國際地緣政經陰霾,陳茂波表示,始終相信溝通對話、坦誠交流,有助消除誤解、增強相互理解,以至建立互信。他透露,本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集團年會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他會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與會議,並順道與當地金融機構及基金等投資者見面,也會與當地的主要商會、學者和智庫交流。
環球資金去美元化 以減風險
陳茂波指,除了就當前國際金融及貿易形勢與發展交流看法,也會向他們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與優勢,特別是北部都會區的潛力,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機遇,並因應他們關注的課題做些說明。他續稱,香港「內聯外通」、高度國際化、國際資金、機構與人才匯聚的優勢,在當前形勢下更見突出。這裏是一個他們熟悉和友善的營商環境,是一個與國際最佳規則暢順銜接的平台。
他坦言,每年環球經濟與市場展望均存在不明朗因素,但地緣政治、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關稅戰、主要經濟體的金融市場情況等,讓人對來年國際市場面對的風險倍感憂慮。即使今年以來環球金融市場整體向好,但國際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部分數字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反映環球市場正加緊配置美元以外的資產,以減低風險。
去年吸資近萬億 全球第三
陳茂波表示,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去年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高達1260億美元(約9828億港元),上升至全球第三位。去年有近1萬家香港公司的母公司是來自海外及內地,創歷史新高。其中,母公司在美國的香港公司近1400家,較一年前上升9%。而根據美國當局的數字,今年第二季美國對香港的服務輸出,按年大增超過15%,反映其金融及專業服務在香港的業務顯著增長。
事實上,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市場暢旺、新股集資(IPO)活動蓬勃,股市至今上升約30%,為投資者提供了可觀的投資回報。國際投資者在本地股市、債市、外匯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參與度明顯增加,特別是在IPO市場,外資基石投資者的參與資金和比例,均創5年新高。
海外機構看好香港 增聘人手
與此同時,陳茂波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也是全球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機遇,而財富管理業務是很好的例子。特區政府樂見不少從事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海外金融機構今年以來都在港增聘人手,以至倍增他們租用的商業樓面,這都反映他們看好其在香港業務的前景。他續稱,開放合作、互學互鑒、互利共贏,讓過去數十年全球經濟繁榮穩定發展,特區政府會繼續鞏固跟傳統市場的深厚聯繫,同時開拓更多新興市場、擴大朋友圈。
港IPO全球稱冠 三新股本周掛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網誌中指出,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市場暢旺、新股集資(IPO)活動蓬勃。國際投資者在本地股市、債市、外匯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參與度明顯增加,特別是在IPO市場,外資基石投資者的參與資金和比例,均創5年新高。
根據畢馬威早前發布的報告,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在集資額方面位居全球首位,募資總額達1829億元,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長約230%。截至2025年9月30日,在不計算保密申請的情況下,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數量已達289宗。
新股市場動態方面,四環醫藥(00460)旗下生物製藥公司軒竹生物(02575)上周完成公開認購,公開發售部分獲券商借出3093.9億元孖展資金,超額認購3960倍。該公司預計於周三(15日)正式掛牌。
雲迹孖展超購3124倍
此外,目前尚有兩隻新股可供認購。其中,獲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等投資的送餐機器人公司雲迹(02670),將於今日中午截止認購,並將於周四(16日)掛牌。根據券商統計,截至昨日該股共獲孖展申購1030.7億元,以其公開發售部分集資額3298萬元計算,超購逾3124倍。該股由中信証券及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另一家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製藥公司海西新藥(02637),將於明日截止認購。截至昨日,該股共錄得孖展申購130.4億元,以公開發售部分9936萬元計,超購逾131倍。海西新藥預計於周四進行暗盤交易,周五(17日)正式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