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設突擊巡查隊 嚴打「借殼辦學」
作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楊盈盈)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8-19 10:46

【識港網訊】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認受性高,加上本港大學高水平教研質素,吸引不少輸入人才計劃下的受養人子女報讀。針對個別學校涉嫌違規「借殼辦學」等零星亂象,香港特區政府果斷杜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強調,該局除了會加強執法力度,亦會全面檢視現行制度,堵塞私校監管漏洞,包括成立專責突擊巡查小隊,預計9月及10月完成首輪巡查;又擬於新學年推出「合規私校名冊」,同時優化新學年高中生插班安排,定期提供公營中學學額空缺資訊,為有意讓子女來港的家長提供參考依據。

教育局上月底公布,人才子女須居港或在香港學校就學滿兩年,才能申請資助大學學額,以堵塞「考試移民」漏洞,確保教育公平及公帑運用得當;但其後有內地補習機構涉嫌向本港學校「借殼辦學」,或聲稱代表合作港校收生,以「學籍」與「考試通道」作招徠工具,賺取人才子女家長高價學費或中介費。對此,教育局迅速行動將違規香港中學停辦或拒絕其註冊申請,並要求各所「被代表」學校提交報告。

教育局昨日再出招,發表《政策正面睇》文章,強調對此類鑽空子和不合規行為零容忍。蔡若蓮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局方會加強對學校特別是正規課程私立學校的規管,已成立「突擊巡查小隊」,確保學校營運符合規例;並適時檢視和完善各項措施的執行細節,防微杜漸,摒除害群之馬。

圖為早前爆出涉嫌違規「借殼辦學」的崇正中學。資料圖片

她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小隊會針對網絡舉報及疑似違規個案展開主動巡查,包括核查學校學籍資料、學生人數及出席率、教師註冊情況、場地安全等各項指標。若發現違規或可疑情況,將勒令學校限期整改並提交報告,局方已又會與內地相關部門交流訊息情報,從源頭打擊懷疑「借殼辦學」等違規行為,一旦發現涉違法欺詐者,將轉介執法部門處理。

此外,教育局擬於新學年設立「合規私校名冊」,訂立更清晰準則,承諾遵規辦學的機構將獲列入名錄,供家長查閱參考,避免受不實資訊誤導,而津貼及直資學校監管措施亦會強化。

已要求各校積極取錄插班生

因應人才子女居港滿兩年的要求,蔡若蓮指,考慮到高中生的學業壓力及規劃,安排設置過渡期將於2028/29學年全面實施。

她表示,香港公營高中學位充裕,局方已要求各學校須積極取錄插班生,又會定期發放各區公營中學學額空缺,便利家長為子女申請。至於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的學位安排支援服務,亦會由新學年起,由15歲或以下延伸至中六級,幫助有需要學生安排高中學位。她提醒家長,應以子女學習需求為中心,避免盲目追捧少數熱門學校,而要根據子女適應能力、語言水平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學校。

下兩月查高風險私校 設舉報機制

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昨日在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補充,教育局成立的突擊巡查小隊,將在9月和10月巡查高風險的私校,確保學校辦學符合規定,局方亦會設立舉報機制,若涉內地中介或教育團體,會即時通報內地相關部門,內地家長如欲舉報本地有問題學校,也可聯絡教育局。

部分「雙非」童早已來港就學 不存在15萬人突湧來

蔡若蓮指出,許多「雙非」童早已來港就學,並非近年才突然湧港,強調不會一下子出現15萬學生突然來港升學的情況。圖為跨境學童穿梭口岸。資料圖片

除了各類人才計劃下的受養人子女來港就學議題,社會亦關注到昔日在港出生的「雙非」兒童陸續適齡升讀大學,甚至推算未來5年有逾15萬名年滿18歲的「雙非」青年,有資格以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申請入讀本地大學,擔心會否對大學教育資源構成壓力,甚至影響本地學生升學機會。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出,許多「雙非」童早已來港就學,並非近年才突然湧港,而綜合「雙非」青年與DSE自修生數據變化作分析,強調實際上不會一下子出現15萬學生突然來港升學的情況,社會無須過分擔心。

蔡若蓮:勿將「雙非」與其他港生對立

蔡若蓮指出,「雙非」兒童擁有香港永居資格,可按個人喜好及生活規劃人生,選擇於不同階段在香港或境外生活或就學,社會不應將其與其他港生對立。局方作人口及學位估算時,亦一直有按過往趨勢和現行政策,將「雙非」人數考慮在內。事實上,部分「雙非」童早於中小學階段已來港升學,亦有不少人選擇在內地或其他地區升學,並非全部人都會來港應考DSE。她舉例,2005年起出生的「雙非」嬰兒明顯增加,他們2023年年屆18歲,但當年DSE自修生只略增678人;翌年適齡升大學的「雙非」人數再大增6,771人,但當年DSE自修生反有減少。

近年適齡升大學「雙非」者及DSE自修生數

此外,由於本地中學畢業生人數持續減少,蔡若蓮表示,即便加上各項人才計劃,學齡人口仍持續下降,資助學士學位學額穩定維持於1.5萬個,加上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的數千學額,香港升讀獲資助大學學位比率已接近50%,有空間吸納包括「雙非」在內的本地學生。

內地自修生DSE成績不會影響港生

蔡若蓮又解釋,DSE是採用「水平參照」制度,根據預設的能力等級來匯報考生所達到的水平,與俗稱「拉curve」不同,強調港生的成績不會受內地自修生成績影響,也並不會因為有「聰明人」應考,就令本地學生的成績變差。

考評局推DSE特殊報考系統 籲勿輕信中介

DSE截止報名日期(10月8日)或之前

因應部分輸入人才的子女未來港,於內地中介或補習機構安排下未有就讀香港正規學校課程,只以自修生方式報讀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涉取巧地獲取升讀香港資助大學的便利,香港考評局繼早前更新2026年DSE考試規則後,昨日宣布推出全新的「特殊報考申請系統」,便利申請人遞交資料和證明文件,包括官方學籍紀錄副本,以加強核實與審批機制。考評局同時強調,近期部分補習社或中介在網上就自修生報考的宣傳不準確,呼籲學生與家長切勿輕信,應參閱考評局官方網站或向公開考試資訊中心查詢。

根據考評局早前更新的2026年DSE考試規則,擬以自修生身份報考2026年DSE而不符合「曾應考DSE」或「以考試年份之1月1日計已滿19歲」任一條件者,必須提交特殊報考申請,包括提交資料及證明文件,以證明曾應考相等於DSE的公開考試並達至適當程度,及/或於考試前一年已修畢或正修讀等同中六的非文憑試課程。

即日起接受申請 10月8日截止

考評局昨日宣布,明年DSE自修生的特殊報考申請昨日起接受網上申請,截止日期為10月8日。對於正在內地就讀的申請人,須按「以自修生身份參加2026年文憑試之特殊報考申請須知」提供官方學籍紀錄副本,例如「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紀錄、官方備案名單、具相關部門蓋章的學籍證明或認可在讀證明等。

如未能提供上述紀錄,須上載由學校簽發的說明信,載明申請人姓名(與有效身份證明一致)、證件號碼及現正修讀年份,並加蓋具法定防偽編碼之校印及由校長簽署。

另外,申請人須提交證明學校已獲相關官方部門認可、可開辦等同高中程度課程(如適用),考評局會因應個案審核,並保留要求向內地相關部門補交文件的權利。

相關申請費每宗港幣2,000元,不設退還。申請須透過「特殊報考申請系統」進行,以紙本遞交,或逾期/未完成繳費申請一概不獲受理,一般會於六至八星期內完成審批。完成特殊報考申請及繳付申請費,並不等同完成DSE報名。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