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衞生署:基孔熱病毒未在港落地生根
作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8-11 09:57

【識港網訊】香港過去兩天無再出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至今維持5宗輸入及一宗可能個案。特區政府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昨日表示,政府與大學合作監察白紋伊蚊,今年初至7月未見白紋伊蚊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反映病毒尚未在本地落地生根,但若周邊地方疫情持續,病毒輸港風險有機會增加,出現零星的本地傳播,而病毒潛伏期長,難以在入境時堵截,但強調香港有足夠檢測能力應對。食環署表示,近期引入兩款全新高科技滅蚊裝備,升級效率。

林文健昨日在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世衞組織預計今年是基孔肯雅熱疫情的高峰期,該病毒較登革熱傳播速度快四倍,每隔一段長時間就會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爆發,如在2004至2005年期間,全球有超過50萬人感染該病毒。

食環署引入兩款高科技滅蚊裝備,可有效大範圍滅蚊。 食環署Fb圖片

患者病徵輕微通常數天痊癒

他指出,港人熱門旅遊地點也有出現本地傳播,香港錄得的輸入個案來源不只內地,還包括孟加拉等,所以有輸入風險,倘周邊地區繼續出現個案,感染病毒的旅客若來港,香港或持續錄得輸入個案,當輸入風險愈高而未有做好防蚊和控蚊措施,不排除會出現局部本地傳播,香港以往曾出現類似的登革熱情況,但也未有出現大範圍蔓延。

他重申,感染基孔肯雅熱後多數病徵輕微,例如關節痛、出疹等,普遍患者數天內便痊癒,只有少部分人關節痛可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較少患者因感染該病毒導致併發症或死亡,但兒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的風險較高。

旅客入境後須續留意身體狀況

他並指出,特區政府過去三年與大學在白紋伊蚊等身上進行病毒監察,而今年初至7月並沒有數據顯示本地的白紋伊蚊身上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現時病毒未在香港落地生根。預防措施方面,他表示現時在包括機場在內的所有口岸均有進行健康篩檢,把關嚴格,惟基孔肯雅熱潛伏期可長達12天,患者入境時可能未有出現發燒等病徵,事後才病發,所以單靠關口把關並不足夠,要加強針對旅客的宣傳及教育,讓他們入境後繼續留意身體狀況。

林文健介紹,現有的核酸檢測技術,只要4個小時左右便出結果,視乎樣本送到衞生署的時間,病人在一日內亦可知是否受感染。此外,目前政府公共衞生化驗所的檢測能力,每日可以測試數以百計的樣本,並與醫管局合作在公立醫院引入有關檢測,另外亦已聯絡不同的私營服務商,在多重合作下,相信可以應付嚴峻情況。

另外,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處理蚊患一直是署方首要任務,為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等蚊媒疾病,近期引入兩款全新高科技滅蚊裝備,能有效地進行大範圍滅蚊,當中一款是大型遙控滅蚊機,每次可盛載70公升滅蚊藥水,不但噴得又遠又廣,且工人無須再辛苦背着重重的噴灑器,升級效率。

另一款裝備是新型捕蚊器(黑色「蚊子陷阱」),除可以殺滅蚊子陷阱內的蚊幼蟲外,雌蚊同時會沾上特製藥粉,當雌蚊飛到附近積水地點產卵時,就會將藥劑帶到周圍的積水控制蚊蟲幼蟲羽化,而雌蚊自己也會在數日內喪命。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