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投資推廣署公布,由2023年1月至今年6月,共協助1301家企業來港開設業務,超額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於2023年至2025年協助1130家企業落戶香港的積效指標。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圖)稱,投資推廣署已與準穩定幣營運商洽談,預料條例下月生效後不久,將有該類企業落戶香港。
劉凱旋表示,香港就穩定幣的相關政策較世界領先,相信是從事穩定幣的企業,有意落戶香港的原因。她認為,金融科技界重視穩定幣的發展,相信穩定幣可為貿易及投資市場帶來機遇,從而協助全球貨幣多元化。
期內,經投資推廣署協助來港開設業務的1301家企業當中,其首年的直接投資金額達1684億元,並帶來19136分新增職位。其中,48%、即共630家企業來自內地,餘下來自美國(113家)、英國(89家)、新加坡(68家)以及加拿大(38家)等國家和地區。
若以行業計,最多為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283家,佔22%),其餘依次為創新及科技(275家,佔21%)、家族辦公室(179家,佔14%)、旅遊及款待(148家,佔11%)、以及商業及專業服務(129家,佔10%)。
單計今年上半年,投資推廣署共協助380家企業來港,較去年同期的322家增加18%;上述企業共為香港帶來391億元首年直接投資,較去年同期的383億元增加2%;相關新增職位8165個,較去年同期的3534個增加1.31倍。
對於美國對多國的關稅暫緩期即將屆滿,劉凱旋表示,曾有東盟及歐洲商會向該署反映,由於過去出口太倚賴美國,因此需要分散風險,長遠需要開拓新市場。她續稱,目前增長是亞洲和大中華仍是增長最迅速的市場,香港可從中發揮雙向平台角色,把握機遇。她又指,不論美國是否加徵關稅,香港仍可保持自由港的地位。
至於未來投資推廣署的開拓對象,劉凱旋指,除了積極吸納中東的資金,更會面向東盟國家的家族辦公室及家族企業、歐洲國家的創科、金融及金融科技企業。
另外,就香港引入國際稅務改革方案BEPS 2.0框架下,處理跨國企業逃稅的問題,劉凱旋表示,雖然香港目前企業利得稅率為16.5%,稍高於全球最低徵稅稅率的15%,但相舍對香港影響不大。她又表示,自香港實施新的公司遷冊機制後,已有兩間保險公司遷冊來港,因此認為香港仍把握了一定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