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可藉自由港優勢捉緊機遇
2025-04-17 18:57
【識港網訊】在中美貿易持續升溫與關稅博弈加劇的態勢下,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出席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時表示,「香港既是外資流入內地的門戶,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前哨。」他強調,在全球貿易體系重塑過程中,香港可藉着「自由港」的獨特優勢捉緊機遇,可發揮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獨特優勢,助力中國企業出海,同時亦應積極發展外貿、旅遊及商貿等領域。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的築底企穩趨勢,供需多項指標均環比回暖,已出現探底現象,不過,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等指標同比回落,疊加超預期的關稅衝擊,毛振華認為,後續經濟下行壓力仍存,中國政策仍有加碼的空間和必要。
內地政策有加碼空間
毛振華表示,短期來看,克服關稅衝擊,需要以擴內需為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促消費、穩價格、緩釋風險與中長期改革相輔相成,釋放居民、企業等微觀主體活力,增強中國經濟韌性;長期來看,則需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從出口導向的生產大國向內需驅動的消費大國轉變,相信中國在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中國經濟進入緩衝期,並正處於價格緩衝、風險緩釋以及新動能孕育的轉折點。」毛振華指出,隨着早前一系列穩地產政策組合拳的落地顯效,重點領域中房地產市場呈現底部企穩跡象。其中銷售邊際回暖,房企資金壓力也得到邊際緩解。他認為,中國物價持續低位運行,資產價格快速下跌的趨勢有所減緩,但仍在磨底階段。
他進一步指出,在面對經濟下行,中國積極推出科技政策,以培育新動能,尋找新的增長路徑。截至2024年,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2%和3.3%,合計佔比超過15%。他認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和拉動效果顯著,深圳、杭州等城市及合肥、成都、武漢等地也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
责任编辑:liangf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