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它是行為,是儀式,是規範,是無所不在的文化行為方式。它源自彼此間的尊重,是文與質的完美統一,是油然而生的崇敬感和莊嚴感,是秩序也是和諧。巍巍華夏,禮儀之邦,禮樂文化浩瀚博大,孕育出了中國人獨特的謙謙君子之風。
歌詠: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1]
文學主題:
聽,君子在歌唱,以你莊重之心傾聽!
大哉華夏,禮儀之邦!
鬱鬱乎文哉!周公制禮作樂,
周頌《維天之命》,流傳千載。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丕顯,文王之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不學禮,無以立。[3]
禮,使我們產生崇高、莊嚴、明麗的感覺。
天子祭天地,
諸侯祭社稷,
大夫祭五祀。
不假其名器,
不越其禮義。
配之以祭祀樂歌
和而不失其威儀。
禮者義也,循禮合乎義。
君子隆禮貴義。
禮的威儀何其大也!
禮的力量何其大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聽,君子在歌唱,以你恭敬之心傾聽!
恭敬之心,禮之端也。
德言盛,禮言恭。
君子修己以敬。
子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3]
君子之國啊,禮儀之行!
恭敬之心,以美酒為敬
恭敬之心,以雅樂為敬。
恭敬之心,以弦歌為敬。
恭敬之心,以詩文為敬。
《大雅》是朝會的樂歌,
《小雅》是宴飲的樂歌。
《小雅》之“鹿鳴”。
宴飲樂歌最重要之篇章。
五倫中君臣之禮的樂章。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我宴請高貴的賓客啊,
鼓瑟吹笙把他邀請。
笙簧奏出美好的音樂啊,
誠意贈送玉帛與嘉賓。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貴賓滿座啊,聲名顯耀。
對人要仁愛啊,君王當仿效!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我宴請尊貴的賓客,彈琴又鼓瑟。
彈琴鼓瑟共歡樂,氣氛融洽能盡興。
子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
詩之所至,禮亦至焉;
禮之所至,樂亦至焉。
仁愛之心,和悅之調,
歡樂之情,感人至深。
君子懷仁德,
禮義由此生。
至誠之敬,乃是心敬。
至誠之祭,乃是心祭。
仁愛是溫柔敦厚的心
禮儀是心靈的幽靜之花。
心動而足以動天地!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4]
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
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禮是內心的謙敬與仁義
宰我問“三年之喪”於孔子,[5]
子曰:君子之居喪,
食旨不甘,
聞樂不樂,
居處不安。
“三年之喪”的古禮
發自對生命之源的深愛。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複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6]
孝子之行,源於對父母的敬愛
愛之深故有禮之敬
必有和氣,必有愉色,必有婉容。[7]
禮之恭敬,發端自人心深處
憐憫的淚水,是心靈的甘泉。
親子的關懷,是大樹之根苗。
孟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注釋】
[1]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語出《論語·學而》。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過去聖明君王治理國家,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
[2]不學禮,無以立:語出《論語·季氏》。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
[3]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語出《論語·八佾》。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居於統治地位不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的時候不悲哀,這種樣子我怎麼看得下去呢?
[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語出《論語·八佾》。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就談不上禮;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就不能真正懂得樂。
[5]“三年之喪”:語出《論語·陽貨》。宰我問孔子:“父母去世,守喪三年,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習禮,禮必定會廢弛,三年不奏樂,樂也一定會荒疏。舊穀既已吃完,新穀也已上了打穀場,取火用的燧木已輪換了一遍,守喪已滿一年,該可以結束了吧?”孔子說:“父母去世不滿三年就吃稻米,穿錦衣,這對於你,心能安嗎?”宰我說:“能心安。”孔子說:“你能心安,就那麼做吧。君子服喪期間,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樂曲不覺得快樂,住在平日的房子裏總覺心有不安,所以才不那麼做。現在你能心安,你就那麼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不仁啊!兒女生下三年後,才離開父母的懷抱。為父母服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期呀!宰予啊,他難道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裏得到過三年的懷抱之愛嗎?”
[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等八句:語出《詩經·小雅·蓼莪》。父母雙親呀,你生育了我,撫慰我,養育我,拉拔我,庇護我,不厭其煩的照顧我,無時無刻的懷抱著我。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像上天一樣的浩瀚無邊哪!
[7]必有和氣,必有愉色,必有婉容:語出《禮記·祭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