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對港澳深廈四座城市的訪問取得圓滿成功。此行不僅達成50多億元新台幣的合作意向,而且在兩岸輿論場獨領風騷,成為“舍我其誰”的焦點話題與中心人物。所到之處,韓國瑜受到了各界民眾的熱烈歡迎,大陸網民也紛紛為韓國瑜“點贊”。可以說“韓流”席捲港澳大陸四座城市,給兩岸關係注入了“暖流”。
韓國瑜此行之所以受到兩岸輿論高度關注和熱切期待,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兩岸關係在2016年以來陷入僵局,充滿各種風險挑戰的背景下,此行雖然沒能改變兩岸執政當局聯繫溝通機制中斷、政治互信缺失、政治對立上升的現實,但指明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給兩岸同胞帶來了信心和希望。二是隨著台灣2020選舉臨近,作為目前藍營民望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政治人物,韓國瑜對島內政情與選情具有重大影響,所以其此次在大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島內輿論放大檢視、誇大解讀,不斷做出天馬行空的政治聯想。
需要指出的是,大陸方面對韓國瑜一行予以熱情禮遇和高度肯定,並非是出於對某一人或對某一黨在選舉政治上的支持,而是堅定站在堅持“九二共識”、旗幟鮮明反對“台獨”、支持兩岸和平發展與交流合作的主流民意一邊。因此,島內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胡亂猜測可以休矣。
我們認為,從更高、更大的格局來看,韓國瑜此次港澳大陸之行在兩岸之間引發一系列後續效應,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鯰魚效應”,这是一种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效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對於國民黨或藍營而言,韓國瑜旗幟鮮明表達兩岸立場、身體力行為高雄鄉親拼經濟謀福祉、做生意交朋友,讓更多藍營重要政治人物意識到兩岸政策的重要性。例如,有意參選2020的朱立倫近日提出打造“雙門共同生活圈”的政見,實際上是對“習五點”中有關“新四通”、推動福建沿海與金馬地區融合發展、應通盡通等重大政策構想的回應和認同,較過去其停留於原則表述的兩岸主張更進了一步,應該予以正面看待。可以預計,韓國瑜此行不僅可以“刺激”更多藍營政治人物端出更多讓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政策牛肉”,也為其他藍營執政縣市與大陸交流合作樹立了榜樣,同為國民黨執政、且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和台中市,應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兩岸城市交流合作中來。
第二,對於民進黨當局或綠營而言,韓國瑜兩岸主張背後所體現的“民生優先”、“經濟100分”的施政思維,已經在綠營內部產生化學反應。例如,近期宣布參與黨內初選的賴清德就明確把“拼經濟”列為重點政見,這一主張直指蔡英文執政以來台灣百業凋敝、民不聊生、胡亂“改革”等問題,但在“台獨”極端意識形態的束縛下,民進黨人的“拼經濟”恐怕最後只會淪為一句口號,其後續效果仍有待觀察。與此同時,雖然綠營輿論高舉“統獨牌”大力打韓反中、升高兩岸對抗,但現在綠營執政縣市首長卻態度低調,不願隨之起舞,並不反對兩岸城市交流。台南市長黃偉哲近日就與外貿協會合作,爭取大陸和香港買家,把台南農產品賣出去。這說明希望與大陸交流合作、要求享受兩岸和平紅利、厭倦意識形態惡鬥是台灣基層民意所向,地方執政者對此看得最清楚、最透徹。
第三,對於大陸來說,對“韓國瑜效應”的研究分析,同樣有助於大陸惠台政策更加精准、更加有感、也更加接地氣。有媒體注意到,韓國瑜訪問大陸期間,有大陸知名網站推出“高雄水果專區”,通過電子商務B2C的模式讓大陸民眾直接與高雄果農對接,讓每一分辛苦錢都可以直接進入台灣農民的荷包裡,避免了過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中出現的“中間商賺差價導致兩岸紅利無感”等問題。此外,廈門航空還決定在高雄定向招募100名空乘人員。上述案例正是大陸惠台措施精准度不斷增加、獲得感不斷提升的證明,而此行簽訂的50億元新台幣合作協議的落實與執行,則更加考驗著大陸惠台政策的實際成效。由此可見,“韓國瑜效應”反過來也塑造了大陸對惠台措施與兩岸關係的思考,有助於切實造福台灣同胞,找准引領台灣主流民意的需求點、問題點和切入點,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對台工作的根本目標。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台灣政壇而言,還是對兩岸關係而言,韓國瑜都是一條“鯰魚”,給了各方更多思考、精進、調整、提高的空間,這對兩岸同胞的民生福祉歸根到底是大利多、大希望。真理越辯越明,兩岸越走越親,韓國瑜為高雄打通一條活路,也為兩岸開辟一條道路。
評論員 束沐 原文3月30日刊發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