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為建立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引領帶動大灣區全面合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台開發建設。最新數據顯示,涵蓋上述三大平台的廣東自貿區已經開始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目前已形成456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33項。專家認為,三大平台應當是一個制度創新和經驗推廣的高地,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一個核心區。三大平台未來將進一步向周邊輻射,包括制度推廣和產業外溢,並推動高端要素的流動,整體上會形成一個梯度演化的發展模型,從而引領粵港澳的全面合作。
「三點帶面」探高質量發展模式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前海、南沙以及橫琴開啟探索之路。今年2月《綱要》的出台,則開啟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元年。基於大灣區「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複雜條件,要實現「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願景,在建設的過程中必然要伴隨相應探索。在這種情況下,前海、南沙以及橫琴三地的先行「探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前海、南沙、橫琴三大粵港澳合作平台,肩負著「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使命。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博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有別於普通的城市群規劃,其中一個核心的因素就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以及裏面包含的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和貨幣體系等特殊情況。粵港澳大灣區整體規劃的核心精神,方舟認為是要推動整個灣區在「一國兩制」下實現包括人、財、物、信息等一系列生產要素的便利、有序流動以及規則對接的問題。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要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個模板和示範區,而前海、南沙和橫琴三大平台的建設,是為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中國高質量發展模板「探路」。
廣東自貿區今年迎來掛牌4周年,4月25日舉辦的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圍繞制度創新「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456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省複製推廣了102項改革創新經驗和92個創新案例。同時,廣東省自貿辦還介紹了投資貿易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和金融開放創新三大領域共15項制度創新最佳案例。其中,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建設「離港空運服務中心」案例為全國首創;前海保稅港區為中心的「全球攬貨-前海集聚-機場直飛」進出口貿易航空貨運模式,預計將每年節約企業物流成本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三大平台分工明確
在發展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前海、南沙和橫琴三大平台形成了各自特色。據申明浩分析,緊鄰香港的前海自貿區的定位是現代服務業示範區;橫琴對接澳門,支撐澳門的產業多元化;南沙的定位則是一個綜合性的片區。
數據顯示,掛牌4年來,前海累計推出44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複製推廣43項,全省複製推廣69項。自2018年以來,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23項,15項標誌性成果被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載。申明浩認為,前海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與香港聯繫非常緊密,而香港主要是現代服務業為主,所以前海的定位是做現代服務業的示範區,包括國際商業仲裁、一些新型的商業和業態,都率先在前海落戶,並且已有開放對接香港金融業的重要舉措,未來還會有更多突破。
而橫琴4年來實際落地370項制度創新成果,並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累計孵化336個項目,其中澳門創業團隊179家,已獲風投的23家企業融資額突破4.33億元。談到橫琴的發展,申明浩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支撐澳門的產業多元化。他指出,由於澳門的地域狹小,形成一業獨大的局面,產業發展空間受限。而橫琴為澳門產業多元化拓展了空間,其中包括澳門特首崔世安比較關心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以及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等項目。
南沙片區4年來累計形成439項改革創新成果,其中36項在全國複製推廣,90項在全省複製推廣,當中湧現了全球首個「香港+保稅港區」飛機跨境轉租賃項目、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的「南沙模式」等多個領先全國的創新成果。南沙在經濟腹地方面相比前海和橫琴優勢明顯,申明浩認為南沙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的片區,未來想象空間大。目前也已有不少領域的項目落地,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高鐵樞紐基礎設施建設等。申明浩指出,香港科技大學實際上也跟南沙結緣很久,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此前落地南沙開展科研,未來港科大分校也將落地南沙。
統籌發展 挺進合作深水區
3月初,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通過了8項惠港澳政策。其中,明確把在自貿試驗區成功試點的港澳及境外高端人才個稅補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跨境快速通關等政策擴大適用到大灣區。
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三大自貿區需打破各自為戰局面,協同、通融、共進、聯動,這樣才能不斷拓展產業與生活新空間。早在2014年,國務院就批准建立了促進廣東前海南沙橫琴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2018年,成立了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任組長、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及澳門特首崔世安擔任小組成員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在申明浩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是一個高層面的統籌機制,未來在綜合性改革的授權方面,力度可能會增大,推進三大平台合作的速度也會更快。
方舟指出,前海、南沙以及橫琴這三個區域其實在《規劃綱要》出台之前,就已經是粵港澳合作的先導區,並在合作方面做了先行先試的嘗試,取得了相當的成績,也總結了一些經驗,為下一步在整個大灣區全面推進關於促進要素便利化流動和規則的對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申明浩分析稱,在解決前期簡單的問題後,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實際上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一些瓶頸問題不是單靠地方政府就可以解決,更需要建設高層的協調機制。與此同時,廣東、香港和澳門都分別設立了相對應的粵港澳協調辦公機構,這些機構都已經在協調三地的發展。申明浩認為,未來三地同心協力,能夠把政策協同效應發揮出來,進而引領粵港澳全面合作。
申明浩還指出,前海、南沙和橫琴三地,是高端要素集聚的地方,屬於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區域,是先行制度創新的區域。所以,自貿區應當是一個高地,是粵港澳大機合作的一個核心區,也會向周邊輻射,實現制度的推廣和產業外溢,並推動高端要素流動,整體上形成一個梯度演化的發展模型,從而引領粵港澳的全面合作。「當然,我們希望大灣區的領頭雁和其他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讓區域均衡發展也能夠走在全國的前列。」
點面結合促中國更好融入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港澳與內地合作領域更加多元,涵蓋法律、建築、金融等更多領域。對於粵港澳下一步合作,方舟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底視察橫琴的時候特別講到,中央設立前海、南沙和橫琴這幾個片區的目的就是不忘初心,其實就是要為港澳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腹地,為港澳經濟和產業多元化服務。所以,方舟認為,下一步這三個片區會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中繼續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帶來更多新政策,比如未來開放澳門車輛進入橫琴,或者是一些新的通關安排。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會更快地複製推廣三大自貿片區的經驗。
申明浩同樣認為,三大平台在服務業開放方面一些先行先試的做法,下一步會推廣到整個大灣區。其中,為了鼓勵港澳青年北上就業和創業,港人港稅、澳人澳稅,這些在前海和橫琴實施的政策,國家已經明確推廣到整個大灣區中。此外,三地給青年人建立創新創業種基地的做法,現在也在大灣區全面鋪開。他表示,目前階段需要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營商環境接軌。
申明浩分析稱,與長三角或京津冀不同的是,粵港澳大灣區是兩種制度的融合,是中國向世界開放的一個重要區域。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獨有條件,也讓大灣區有更多國際競爭與合作,這會影響世界對中國的看法,但也會提升中國的信心。並且在多元制度融合的地方,也會產生更多的制度創新,從這個角度來講,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對於中國未來與世界更好地融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