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穿越三千年,粵語吟誦究竟是什麼樣?
作者:文:秦凡洛 拍攝&剪輯:邱澤銘   來源:橙新聞    2019-04-04 11:27
學習古典詩歌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誦讀,誦讀又分為「吟誦」和「朗誦」。如果追溯「吟誦」,這種用韻律歌唱的詩歌演繹方法,可遠至三千年前的周朝。

【識港網訊】學習古典詩歌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誦讀,誦讀又分為「吟誦」和「朗誦」。如果追溯「吟誦」,這種用韻律歌唱的詩歌演繹方法,可遠至三千年前的周朝。史越千年,古老的詩歌還在流傳,但「吟誦」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卻日漸式微。

招祥麒教授,常年從事古典詩文吟誦和朗誦的研究、教學和宣傳推廣工作。一直以來,他潛心粵語吟誦,親身示範,指導學生,致力於挽救這項瀕臨絕響的嶺南傳統文化。

《粵語吟誦的理論與實踐》作者 招祥麒 圖:橙新聞

《周禮·春官》曾記載大司樂教國子學習詩歌的步驟:「興、道、諷、誦、言、語」。其中「誦」,就是「以聲節之」,用優美的聲音演繹歌詞,這就是吟誦的開始,後來影響中國幾千年來的語文教學。

早在招祥麒讀中學和大學時,他就見過老師在課堂上示範吟誦,當時很是醉心這門藝術,但一直沒機會學習。直到自己開始教書,在指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誦節時,這位學生竟然提議:「老師,我可否將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唱出來呢?」招祥麒索性讓學生一試,學生張口就將這首詞吟誦出來,這讓招祥麒十分驚訝。原來,這位學生是從八和會館學來的粵劇腔調,以此來演繹作品。

招祥麒雖然未學過粵劇和歌唱,但他深知粵語本身的特色就是發音有長有短、有高有低。任何作品,當用粵語去演繹時,平聲長,入聲短,自然就會產生一種音律。於是,他開始潛心研究吟誦方法,後來又訓練學生以此方法參加朗誦比賽,取得了不少獎項,這讓招祥麒對吟誦的信心越來越強。

招祥麒帶領學生參加朗誦比賽多次獲獎 圖:橙新聞

那麼除了參加朗誦比賽,吟誦對於學生還有哪些助益呢?招祥麒總結:「好處相當多!」

首先,吟誦有聲律的配合,可以讓學生加強對作品的深層記憶;其次,吟誦的聲音高低起伏,是一種很好的練氣方法,對於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再者,吟誦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與作者的精神契合越來越高,更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現今語文教學強調的是「聽、說、讀、寫」,其中「讀」就是誦讀。但由於很多一線教師對吟誦的認識並不多,所以教學上很難做到,於是變成越來越少人懂得這門藝術,吟誦就愈加式微,幾乎成為一種文化遺產。

招祥麒擔任校際朗誦評判多年,對此深有體會:「學生能夠在這個誦壇上用吟誦參與比賽的,可謂鳳毛麟角。這種情況是因為教學上示範得少,學生沒辦法學到,所以我在近年非常積極推廣這種吟誦藝術。」

招祥麒 圖:橙新聞

吟誦具有鮮明的韻律,很多人初次欣賞都認為它與唱歌相若,而實際上,二者卻有本質不同。招祥麒介紹,「吟」沒有曲譜,「歌」是有曲譜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唱一首歌,只要按照曲譜唱,調子都是一樣的。但吟誦就截然不同,同一個誦者,受不同環境和感情的影響,演繹就會有細微分別。

招祥麒還特別區分了朗誦與吟誦的差異。朗誦更重視聲音的處理,而吟誦更重視音樂性,節奏與朗誦不同。「朗誦就好似龍行虎步,就像你看舞獅的時候,那舞獅者一步一步,每踏一步都很鮮明,而吟誦在演繹上重視音樂感,透過聲音的快慢高低明暗,將對作品的理解展示出來。」

如今,招祥麒仍堅持指導學生參加朗誦比賽,尤其注意培養用傳統吟誦方式演繹作品的人才。他認為,吟誦藝術幾千年來都在課堂上發生著作用,不應該束之高閣,不應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廟堂藝術。他鼓勵現代人學習吟誦技巧,「就等於玩遊戲機,學會遊戲規則,就會產生很大吸引力,人們就會投入。吟誦也是一樣的,只要你掌握一點點基礎,以後康莊大道就在眼前。」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3/29/010113354.s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