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SKY”在韓國指的不是天空,而是像天空一樣需要仰望的頂尖、一流學府:首爾、高麗、延世大學。韓國,只有最聰明的那2%的人,才能擠進SKY。在韓國,能不能擠進“SKY(首爾、高麗、延世)”頂尖、一流學府,是很重要一件事,雖然SKY畢業並不能保證人生一定“發光、發熱”,但肯定會因為不是SKY的一員,而有“相形見絀”的委屈感。在韓劇裏,不管是企業、還是檢調、政府機構的職場,總是會有“又不是名門大學出身”的對白,這句對白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表現,呈現的就是韓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國會過半議員出身SKY
依據統計,韓國國會裏出身“SKY”的國會議員占53%;SKY出身的部長占71%,地方首長也有49%是SKY一員;企業的CEO則有53%是SKY一員,還有65%的法律專業人士是畢業自SKY;現任的尹錫銳政府的閣員有79%是來自SKY…。
統計數據顯示的是,能讀SKY的人,未來也會是社會菁英。事實上,在韓國,只有最聰明的那2%的人,才能擠進SKY。聰明人只跟聰明人在一起,很多時候是自然現象,然而,在韓國卻扭曲成結黨拉派的“學閥”。
因為在韓國,想要在“上流”社會生存,看的不只是錢,還看出身,是否為兩班(朝鮮時代文武兩班家族)出身的世家子弟,更看學歷,如果沒有錢、也不是名門世家子弟,至少得會讀書,有“SKY”的畢業證書。
事實上,一直以來,韓國企業、機關在徵聘人員時,“家世背景”、“父母從事的行業”、“學歷”是基本題庫,也進一步促使“階級繼承”的牢不可破。
而韓國社會重視“SKY”的程度,可從前總統朴槿惠因閨密崔順實而引發的彈劾事件中,以及文在寅政府法務部長曹國去職事件中,看出端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罪名,就是“走後門”,讓子女入名門大學就讀。
公家單位採用盲目招聘
這也讓韓國社會也開始反省,難道菁英唯有“SKY”?反思的同時,也開始有了行動,韓國公家單位從2017年開始採取“盲目招聘”,所謂的盲目招聘指的是隱瞞可能影響就業決定的求職者個人信息,例如性別、種族、家世背景,還有畢業大學的名字等,只留下基本資訊,例如,姓名、年齡、專長、興趣等。目的是讓每個應聘都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因為他們畢業於SKY。
只是,這真的有用嗎?韓國約有350個公部門被要求採用“盲目招聘”,在新聘人員中SKY的畢業生少了約30%;也因為“盲目招聘”公部也多了更多的女性,新女性僱員的比例從2016年的34%上升到2019年的39%。
但是,除了公部門外,私部門並沒有跟進採用,對私部門、特別是強調“菁英”的韓國財閥們而言,全國只有2%人才能擠進的SKY,才是他們要找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競爭力”的人。況且,能夠擠進SKY的人,是全國少數2%的人,是天空中閃爍的星星,為何要遮掩“SKY的光芒”?
當社會都被“SKY”閃耀的光芒照射時,只靠“蓋住”學校名的“盲目”,是無法解決韓國結構性社會鴻溝與難以跨越的階級深淵,人們永遠都要仰望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