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何謂大師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4-01 15:35

何謂大師?《辭海》這樣解釋:“大師”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景仰的學者或藝術家。大,顯其宏博,世人難及;師,顯其傑出,足可為世人師。蔡元培先生曾說過:大學者,不是因為有大樓的緣故,而是因為其中有大師的緣故。大師,本是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崇仰的學者,如《漢書》雲,“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這裏的巨大成就專指經學研究而言,後來擴充到其他領域,專指在某一領域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開宗立派,在學術或藝術上有祟高地位的領軍人物,如王國維、魯迅、齊白石、黃賓虹等,我們稱之為大師。真正的大師不是自封、炒作或吹出來的,而是要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德藝雙馨者。

有位北方來的中年畫家到香港辦畫展,隨行者介紹稱他為大師,人家這麼叫,他也這麼應,散發給媒體的宣傳資料也赫然印著“中國水墨畫大師”的頭銜。這位畫畫得一般,平時名字並不多見,行內知道他的人並不多的人也叫“大師”,真讓人有點令人納悶:是不是現在的“大師”稱號已經像換季大酬賓的特價衣帽一樣誰都可以隨便買一兩件回家用用?看看當今的書畫藝術界,“大師”的桂冠滿天飛,只要你願意,誰都可稱大師,甚至連一些年紀輕輕的書畫家,也開始自封起“大師”來。 為何總有人要熱衷於稱大師?曾見到一些被稱作大師的人,幾乎是不用幹活的,創作都是學生搞,自己基本上是到處跑場吃喝耍嘴皮,有了名堂就會有地位,有了江湖地位就會有一切,作品上市暢通無阻,名氣大增價錢青雲直上,財源滾滾來,到處有人請,吃飯不用錢,遊玩專人陪。可見,“大師”的名堂不在於學養和藝術而在於有使不盡的好處。

誠然,沒有大師的藝壇是冷寂的,但大師不像評職稱,只要給指標就能評出來;也不能搞“瓜菜代”,寧可沒有,也不能矮子裏頭拔將軍,更不能隨意自封或封人。據說目前全國書畫家不少於50萬,但有幾個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真正的大師,要有不朽的作品、獨特的風格、傑出的貢獻、巨大成就、祟高的品格並能經得起歷史考驗,別人能畫的他都能畫,他能畫的別人不一定能畫得了。這樣的人試問當今藝壇上能有幾個?雖然目前市面上自稱或互相吹捧為大師的人不少,但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大師似乎還沒有發現,即便畫壇上有出幾個有大師發展勢頭的,我們也不要忙於炒作和渲染,應為其創造良好的創作氛圍,以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態,埋頭苦畫上十年二十年,扎扎實實創作出一些好作品出來,成為未來畫壇上貨真價實的藝術大師。
其實,搞藝術的人,特別是對於道德、人品俱佳的人來說,大師不大師對他本身來說已經並不重要了,所謂“大師”畢竟是一種虛名,藝術要靠作品說話,真才實學,德藝雙馨才是硬道理。齊白石、黃賓虹生前最高的稱譽也不過是“人民藝術家”而不是什麼“大師”,但一點也不會影響他們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巨 地位。

最近,國內在紀念黃賓虹誕辰140周年。50年前的1955年春,黃賓虹去世後的第二天,其家人即在公祭大會上宣佈,遵照老人遺願,將所遺作品及所藏文物書籍全部捐贈給國家。這些包括自作書畫5000件、古近書畫1000多件、古印900方、銅瓷玉文物約500件、藏書碑帖200種、文稿信劄一木箱等總數萬餘件的珍品,由當時浙江博物館等三個部門清點,也足足用了三年!這位曲高和寡85歲仍開始變法者,憑藉的是他對書法、金石、考古、古文字、史學的深厚學養。黃賓虹生前追求大美不被人識,認同者寥寥——只有潘天壽、傅雷等給予極高評價。黃賓虹曾說過“50年後方識其畫”,想不到今日普天下畫者都敬稱其為大師。

這就是舉世公認的令人望之仰之的國畫大師。

所以,稍有良知的人,千萬別輕言大師,你稱呼別人為大師,是在捧殺別人,或是在替騙子助紂為虐。因為稍有真才實學的人,大都還是有些自知之明,不至於就自封為大師,或願意被人戲稱為大師。自封為大師者,往往是那些半吊子人物,只得一點皮毛,就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目中無人;或者是完全為了自我吹捧,虛張聲勢,以便到處行騙。這種江湖騙子近年並不少見;至於隨意把大師帽子戴到人家頭上,除了個別因好心無知出於尊重而為之,更多的是為了個人的目的,給自己的老師或前輩搗出一個高級的名堂,以提高自已的身份,說自己是“大師的弟子”,“大師的傳人”。這些靠吹牛起家,炒作出名,弄虛作假的畫壇混混,不要說是否是合格的藝術家,連起碼的為人之德和從藝修養都沒有,更別牛皮吹破天扯談什麼大師了。對付這些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捧他的場買他的賬,應站出來揭去其騙人的面紗。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