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大俠千古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4-01 10:42

原標題:媒體人深情追憶,香港商報原副社長吳秋文:金庸一直有老報人的情懷

吳秋文每每拜訪金庸先生,總獲贈金庸簽名留念的著作。

一代大俠金庸突然逝世,消息傳來,深圳許多文化傳媒界人士紛紛對這位文學大家、報業前輩的駕鶴西去表示悼念。昨晚,記者採訪了香港商報原副社長吳秋文,他深情講述了自己結識金庸的往事。金庸先生待人謙遜隨和,絲毫沒有一點大家架子的為人處事,給吳秋文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金庸先生與香港商報淵源頗深,身上一直保持著老報人的情懷。”

欣然應約任香港商報顧問

談起第一次和金庸先生見面,吳秋文至今記憶猶新:“2000年,我陪時任深圳特區報業集團社長吳松營前去香港拜訪他,邀請他出任《香港商報》顧問,當時在香港已經很少出席公開活動和擔任社會公職的他,欣然答應。在香港北角金庸先生的辦公室兼書房,大家一見如故,金庸先生一直笑眯眯地看著我們,聽我們介紹報社的情況,自己的話卻不怎麼多。”第一次見面,吳秋文覺得,金庸先生與他筆下吒吒風雲的江湖大俠距離似乎“很遠”,但卻讓人印象深刻。當時,門口掛著的,正是金庸先生親筆題寫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他的14部武俠小說的第一個字綴成的對聯。

後來,吳秋文又多次見過金庸,交往日漸加深。“每每見到我,他都是親切隨和,溫潤如玉,在我腦海中,他永遠是一位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涵養深厚的慈祥長者。”

“儘管他名氣這麼大,德高望重,但是對我們這些後輩卻完全沒有架子。”吳秋文憶述,金庸有一個待客之道,每有客人來訪,特別遠道而來的,他都會贈送一套自己的書。由客人到書櫃上挑自己喜歡的,他再在扉頁上簽名留字。每次拜訪金庸先生,吳秋文都會獲贈一套金庸先生的最新版著作。“他臨海的書房很大,幾面牆都是從天花板到地板的書櫃,放著他的著作。有一次,他在簽名贈我書時,竟寫上‘秋文兄,請賜教’,題得非常謙遜客氣。如斯禮遇,令我臉紅耳熱,益發敬重金庸先生。”

與香港商報結下不解情緣

吳秋文告訴記者,金庸先生的《碧血劍》就是在《香港商報》連載並轟動香港的。《碧血劍》從195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香港商報》連載了整整一年,恰好由年頭第一日至年尾最後一日。當年銷量日佳的《香港商報》也因此如虎添翼,一時洛陽紙貴。這也促成了金庸先生與《香港商報》的不解情緣。“當時,我們前去香港請他出任《香港商報》顧問,他還向我們追述了他與《香港商報》的這段文稿情誼。”吳秋文說:“當說到50多年前,《香港商報》作為香港的第一大報,每天一早就有許多讀者排隊買報等著追看他的武俠小說的情景,金庸先生樂了,興致勃勃地向我們介紹當年他每天如何趕稿,編輯部如何等著他的稿排版。他動情地說,原來只想試一試筆,想不到小說出來後,有那麼多人看,而且還追著不放,也就只好不顧一切,一發不可收地一個勁寫下去,於是就寫出了今天這麼多。說白了,還是要謝謝商報,謝謝讀者!”

“每次見到《香港商報》的歷任領導,金庸都會破例交流很久。”曾在《香港商報》工作過17年的吳秋文回憶說,金庸一直對《香港商報》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在華人世界名氣越來越高,但金庸先生對凡是邀請他參加的《香港商報》主辦的活動,只要身體好,一般都會欣然前來參加,除出任顧問,或應邀題辭,或接受採訪,他都概不推辭。”

一生鍾情報紙

對於許多年輕的讀者來說,可能只知道金庸是一位武俠小說大師,卻不了解他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老報人,曾在香港一手創辦深具影響力的《明報》。金庸當年辦報時,還堅持給自家的《明報》寫社論。“作為成功創辦了《明報》的資深報人,我們曾向他這位顧問請教,該如何辦好報紙,老先生不緊不慢,像自言自語似地重複著:在香港辦報不容易,不容易啊。還笑著調侃說,‘在香港,要是與誰過不去,就讓他去辦報好了。’”吳秋文回憶說。吳秋文也曾在參加香港報業公會年度新聞獎頒獎典禮時,見到過擔任評委和主理嘉賓的金庸。

談起金庸的報人身份,吳秋文感慨:“直到年老的時候,金庸身上還保有老報人的習慣——堅持看報,尤其是《明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等幾家香港老報紙。《明報》是他創辦的,他也在《大公報》工作過,所以終生關注著這幾份報紙。”吳秋文表示,金庸一直這麼支持《香港商報》,除了有歷史淵源之外,也體現了一位老報人對報紙的情懷,希望報紙能夠長久地辦下去。

與饒老同為好友

金庸先生對香港另一位大師饒宗頤很是敬重,兩人也是好朋友。“饒老被推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後,先到杭州就任,然後又回香港舉辦學術活動。我和饒宗頤老先生是忘年交,有幸參加,當時就遇到也專程趕來祝賀饒老的金庸先生。”吳秋文說。

吳秋文沒有想到的是,那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金庸先生,當時金庸先生還告訴他,自己手腳不太靈便,已經不怎麼寫東西了。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