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來,有感而作,題跋:“王東海登琅琊山歎曰:我由來不愁,今日直欲愁。太傅曰,尚爾時,形神俱往。秋文贈書有雲:五十讀易。感而畫之。又雲,我們終於被淘汰了,誠天下第一猛語也。黃永厚畫並識。”
1994年秋,黃永厚先生來深圳,我去賓館看他。他是一位雜文家,更是一位大畫家。雜文寫得幽默犀利,書卷氣濃,學養深厚,在雜文界名氣大,屬師長輩。我們聊了好多雜文的東西,他講話快,聲音大,評人說事,談今論古,淋漓盡致,深刻透徹,讓我受益良多。
黃永厚長得酷似乃兄黃永玉,真像一對孿生兄弟。他的臉型,體型,舉止,腔調,就連才智也十分相像。我說,如果在街上碰到會以為您就是黃永玉哩,他大喊:“別搞錯,我是我,他是他!”後來,才知道,他因一件小事與其兄正鬧彆扭,多年不見面沒說話了。這老頭都快近古稀了,還七情上面。聽說他在京城,見到不太熟悉的朋友,總要聲明“我是黃永厚,不是黃永玉,請不要認錯!”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人誤認黃永厚為黃永玉。
那幾天,方成先生剛好也來在深圳,下午我們相約到錫龍兄家畫畫。黃永厚一到錫龍家,連茶也不喝一口就嚷著要畫畫,自己裁紙倒墨裁紙畫了起來。方成先生卻慢條斯理,喝了杯茶,抽著根煙,皺起眉頭,面對白白的宣紙凝思了半天,還沒下筆。黃永厚已經風風火火地畫好了一張人物寫意畫,接著又再畫一張山水畫。天色不早,我勸他該收筆休息,準備去吃飯了。他口無遮攔地說大白話:“來這裏盡給人家添麻煩,不留點草紙當飯票,怎麼好意思呀!”說著一口氣又畫了兩張,畫完對我說:“我和你很談得來,你自己挑一張,我來落款。”說是讓我挑,他拉著我的手指著搭在椅背上的那一張說:“這張不錯,就這張吧。”邊說邊拎起畫抓起筆洋洋灑灑,龍飛鳳舞,在畫上題上長長的跋並寫上我的名字。這位率真的老頭,真讓你開心更讓你感動。
大凡德高望重的文化人,一般都給人一種嚴肅穩重,安靜平和,敬而畏之的模樣。黃永厚卻不是這樣,大概與他年輕時的軍旅生涯有關,雖是老頭一個,走起路來,卻腰板直挺,步速很快;談起話來,更是才思敏捷。他多動多言,興之所至,想到什麼說什麼,說到激動時就大聲叫喊,粗俗俚語,甚至罵娘之話,都可隨口而出。與他聊天,沒有城府世故,不擅客套“辭令”,絲毫沒一點有名望的老人應該擺的譜兒。席間,方成先生談起他近來遇到一些煩心的人和事,聽到氣憤時,他竟拍著桌子,來了一句廣式罵:“X他老母!”。他指著方成說“你太老實了,要我去揍他一頓!”其激昂之狀,完全不亞於一位熱血青年。我雖不信這位瘦小的老頭能把誰狠揍一頓,但我更相信,這位行伍出身的文化名人,有一腔古道熱腸的俠義和愛恨分明的熱血。
何海霞先生曾說,黃永厚是個怪才!畫怪,字怪,詩文也怪。他的畫,有一股文人畫的味道,充滿著古韻。他以深厚的國學涵養入畫,處處蘊含著典故、成語和歷史,真正做到了詩書畫一體,充滿了鮮明的個人風格。他的筆墨酣暢、意象粗放,以畫傾情,有時候看不出章法,卻能讓人品味到其中豐富的蘊涵。據說,1979年黃永厚在上海辦畫展,一位同行指著畫詰問:“這是中國畫嗎?”其時,也在一旁看畫的畫界前輩朱屺瞻先生微笑著回答:“是中國畫。這種畫上已百年沒人畫過了,要讀很多書,還要有自己的見解。我也讀過許多書,就畫不出這種畫。”
黃永玉曾在一幅給這位弟弟的畫上題跋:“除卻借書沽酒外,更無一事擾公卿,吾家老二有此風骨神韻。” 黃永厚喜愛讀書,曾因為愛書偷過圖書館的書而成為笑談。分手時,他跟我說他帶出來的書看完了,一天沒書看很難受,讓我找找幾本書給他看看。
第二天,我給他帶來幾本閒書,並送上一本我剛出版的雜文集《秋風雜談》請他指教。他一看是廖冰兄題的書名,用半鹹不淡的廣東話對我說:“廖老好嘢!我一定認真拜讀。”笠日一早,我就接到他的電話,說昨晚把我的文集看完了,睡不著,一早就起來,有感而作畫了一張畫給我,要我現在過去取畫並與他喝早茶再聊。我趕到酒店,他揮拳敲了敲我的肩膀,“這小子,你的年齡與文章不符呀,你的《我們終於被淘汰了》令我感慨!”我看他早上為我作的畫,畫面上他以灑脫不羈,跌跌撞撞的筆墨,黑黑雜雜畫了一座山,山下有兩個不起眼的古人,相對而坐。畫的右側和下端題寫著兩段長跋:“王東海登琅琊山歎曰:我由來不愁,今日直欲愁。太傅曰,尚爾時,形神俱往。秋文贈書有雲:五十讀易。感而畫之。又雲,我們終於被淘汰了,誠天下第一猛語也。黃永厚畫並識。”
他興奮地指著“專為我而作”的畫,為我講解起來。說實在的,對這張畫我真的是看不大懂,對他熱情的講解也並非完全能聽明白。但我完完全全,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位令人可尊可愛的性情中人那份誠摯的厚愛。難怪有人說,他畫如其人,真誠、豪爽、坦蕩、盡情,極少偽飾,沒有隱瞞,筆之所至便是情之所至。正如他的好友書法家劉二剛寫給他的楹聯所言:“快人快語直笑三耳人才;曲路曲衷不為五鬥米折腰。”在與他交往和接觸中,我深深的體味到其人其文,其書其畫,猶如其名,有著深度的內涵和濃烈的情感,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厚道老頭。
永厚真厚,永遠深厚。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