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長,小病小災總能遇到那麼幾次。近日,麻疹疫情引起全港關注。據最新消息報導,本港麻疹個案至本月28日已增至31宗,「搶針潮」持續多日,麻疹疫苗旋即告急,恐慌情緒持續蔓延。一時間,心急如焚排隊搶針者有之,篤信自然療法不打針不吃藥者有之,見利起意者更是提供加價注射服務獲取高額利潤。諸世萬象,引得筆者思考,麻疹真的這麼可怕?
麻疹病毒多發于幼兒,成人亦有一定幾率傳染。它寄生於被感染者的眼、鼻、口腔等分泌物中,可通過空氣傳播。主要症狀是發燒、咳嗽、皮膚起疹等。特別是對於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致命性。在中世紀的西歐,此病與天花齊名,屬於高致命性疾病。不過,有賴於科技的進步,自上世紀60年代麻疹疫苗研發成功並推廣應用以來,麻疹發病率已大為降低,本港地區幾乎人人從小接種麻疹疫苗。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僅2%港人無抗體,早已不算嚴重病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抗體率這麼高,為何最開始感染病毒的都是一些機場成年職員呢?事實上,此次疫情為全球性事件,各國均有高發病例,機場為人員流動密集場所,自然是這種傳染性較高的病毒散發的溫床,機場職員便成為高發群體。但是病毒的來源又是哪裡?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兩則消息引起筆者警惕。媒體報導,今年以來,日本爆發麻疹疫情,至今已感染百餘人,為十年之最。其中,三重縣為“重災區”,一半以上麻疹病患是宗教團體“救世神教”成員,這一團體聲稱疫苗“有害”,拒不接種。無獨有偶,香港一崇尚自然療法的網路群組稱大部分麻疹可不藥而愈,不必為幼兒急於治療。看看這些,筆者真為他們的智商捉急。
人類從蠻荒時代走到今天,理智已高度發展。但是,仍有一些反智運動廣泛存在。在醫療衛生領域,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反疫苗運動」。早在1798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明牛痘接種術預防天花開始,對於疫苗的反對之聲便不絕於耳,尤其受到宗教界及被觸及相關利益團體的非議。隨著各類疫苗的研發與應用,但凡有副作用的案例,立即有人厲聲指責,甚至操縱輿論群起圍攻。但是,疫苗的功效不會被口水淹沒,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今天,基於各類疫苗的普及,人類疾病死亡率已大為降低。然而,有些人仍然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選擇性失憶,覺得人類已不再需要疫苗,「反疫苗運動」此起彼伏,導致大眾對於疫苗的誤解與恐慌。世衛組織已經將“疫苗猶豫”列為2019年十大全球衛生威脅之一。
不客氣地講,本次麻疹疫情全球性爆發,與近來「反疫苗運動」造成公眾衛生預防措施缺乏的不利局面有直接關係。不信科學靠執念,能夠治病嗎?同樣,瘋搶疫苗也是對於麻疹病情本身不瞭解而造成的心理恐慌,歸根結底,還是衛生知識匱乏的表現。而坐地起價利用公眾恐慌而賺疫苗錢的現象,更是這種常識性無知造成的惡果。
反智主義最大的矛盾在於知識帶給他們觀念的同時,他們用既有的觀念去反對知識。從邏輯上說,完全是不通的、站不住腳的。希望公眾通過這次麻疹疫情事件,能夠真正有所啟發,知識的普及、理智的心態,最重要的是相信科學,這比什麼都重要。畢竟,無知比麻疹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