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文頌】第一樂章 仁(二)
作者:印心   來源:識港網    2019-03-28 15:08
聽,仁者在歌唱,以你惻隱之心傾聽!

聽,仁者在歌唱,以你惻隱之心傾聽![7]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仁者愛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
不忍之心,為良善之根,人性之源。
我們在母親慈祥的眼神中看到了它
那種慈悲,那種寬容,那種憐憫。
仁者不殺,仁者能恕。
廄焚,子曰傷人乎,不問馬。[8]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仁者的心,是行者的心。
行走在仁德的路上,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9]
(故事三:孟子的“井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裏去了,都會有驚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名聲,也不是討厭那孩子驚恐的哭叫聲才這麼做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的,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的,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

【注釋】
[7]惻隱之心:語出《孟子·公孫醜上》。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情之心是仁的發端,羞恥之心是義的發端,謙讓之心是禮的發端,是非之心是智的發端。
[8]廄焚,子曰傷人乎,不問馬:語出《論語·鄉黨》。孔子的馬棚失了火。孔子從朝廷回來,問道:“傷了人嗎?”不問到馬。
[9]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語出《論語·裏仁》。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的時間離開仁德,就是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