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關於中國畫畫蘭的記載,較早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晉明帝司馬紹條目,其中提及司馬紹作品有《息徙蘭圃圖》,但這應該還不是純粹畫蘭之圖卷,而應歸入人物畫之列。至唐宋時期,蘭花開始廣泛進入畫家筆下,據傳蘇軾、揚無咎都曾畫過蘭花,另外,趙孟堅《墨蘭卷》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畫蘭作品。但事實上畫蘭之風到了元代才真正形成潮流,此時因蒙古的高壓統治影響,文人墨客多有借繪寫山水花鳥以宣心中塊壘、抒胸中逸氣者,並湧現出了鄭思肖、趙孟頫、趙雍等畫蘭名家,其中尤以鄭思肖畫蘭的崇高氣節廣為人知。此後蘭花成為了中國繪畫中常見和群眾所喜歡的題材,歷代不乏佳作傳世。
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蕭暉榮在創作花卉畫時,對蘭花也多有涉獵。他在與近現代海上、金陵、嶺南等諸派畫家的交遊中,吸收了各家各派不同養分。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不以此為起點。而是捨近求遠,鑽研突破,以求跳出時人的藩籬。在研習蘭花畫法時,就是「直探本源」,而「居高臨下」,從而建立自成一格的藝術語言。南宋趙孟堅首創水墨寫意蘭花,以書法入畫,時人評價極高。其好友周密曾贊道:「趙孟堅墨蘭最得其妙,其葉如鐵花,莖亦佳,畫土坡用筆輕拂,如飛白書狀,前人無此作也。」後其族弟趙孟頫在他的基礎上有長足發展,將書法用筆更加熟練地與繪畫結合,蘭花的韻味比之趙孟堅更勝一籌。蕭氏在繪畫時本就非常重視「書法用筆」,而在創作蘭花圖時,尤其突出「寫」蘭的傳統。憑着他對古人前輩繪畫功夫的獨到理解,成功地以高雅的筆性墨韻,一筆不懈地寫出一幀幀古樸的蘭花圖。
蕭氏的書法造詣相當不凡,這要歸因於青少年時代所打下的鞏固基礎,年僅弱冠已練成一手好字。故在繪畫中他往往以書法入畫,駕輕就熟。蕭暉榮的蘭石圖喜歡用中鋒勾勒,用細勁挺秀的筆致將一根根蘭葉和一朵朵蘭花描寫於紙上,筆意綿綿,酣暢淋漓,氣脈不斷,生機勃勃。湖石的飛白處尤見骨力,靈活而具重量感,富有金石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