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去年由全國政協委員「轉跑道」當選全國人大常委的譚耀宗,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專訪。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他表示,人大常委討論的是全國性法律,需要兼顧到各個地區的差異,希望盡量將法例完善,可以看到國家正逐步走向依法治國,司法體系也一路在進步。
同樣是做立法工作,前後做了近30年立法會議員的譚耀宗指出,人大常委討論的是全國性的法律,眼界要宏觀得多,「要立法規管中國這麼大的地方,而每個地方上有很多不同的差異,以及法律寫出來相對比較原則性。」
他表示,過去一年的人大常委工作,令他了解到制定法例需要兼顧到全國各個地區上的差異,當討論到某項法例背後的政策時,他亦會講解香港的做法、經驗和考慮,也受到其他常委的歡迎,「他們都想知道外面是怎樣的,讓他們有多些考慮,都有興趣去知道」。
![](http://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11/10196058_981391-914x609.jpg)
香港立法經驗受人大常委歡迎
譚耀宗指,出任人大常委的最大感觸,是切身感受到國家現在的明確方向就是依法治國,希望盡量將法例完善,讓所有事情都有法可依。另外他也指出,國家司法體系也一路在進步,人大常委有權監督司法等方面,「我們一路都看著有些什麼可以改善,給他們一些建議和意見」。
看回香港的層面,譚耀宗表示,中央政府現時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當中一些機制、措施或程序有需要慢慢確立起來,早前中央向特區政府發公函,支持依法取締「香港民族黨」,並要求提交報告,就是其中之一。
他說,特別是關乎領土完整、主權及「一國」的事情,中央政府的關心和關注毋庸置疑,認為特區政府在「一國」範圍內有責任的事情,中央都會提出,而特區政府也有責任向中央交代。
![](http://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11/10194250_178823.jpg)
有必要完成憲制責任
23條立法同樣亦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譚耀宗表示,特區政府前年換屆時他就提出過,希望可以在5年任期裡面解決23條立法,「當然這是我的希望,具體怎樣做就留給特區政府去考慮,哪個時候準備好了就可以水到渠成啟動了」。
至於是否擔心立法將令建制派在未來的選舉中受到影響,譚耀宗則認為民眾現時對於「港獨」的觀感出現變化。
「以前可能說不需要法例,但是現在慢慢看到不止是講一下,真的有這種事情發生,有組織有綱領,令大家看到事情是存在的。」譚耀宗指,雖然港府以社團條例取締了「民族黨」,但如果有清晰及完整的法例,相信「港獨」問題就會遭到全面壓制和阻嚇。
倡港人任大灣區發展趨勢顧問 形成民間互動
另外,提及今年兩會的焦點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譚耀宗曾在人大代表團發言時建議,中央委任一批來自不同階層港人,包括專業界別,擔任大灣區發展趨勢顧問。
他解釋指,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後,引起香港社會熱烈討論,有了方向後就希望多些港人參與,因此建議中央政府可以找一些來自民間的專業人士及基層代表,大家去給意見,造成了一個集思廣益的氣氛。
譚耀宗指,希望不止是在特區政府層面推動大灣區建設,而是形成政府及民間互動,「大家去想想要發展大灣區,究竟有什麼問題、障礙、阻滯,這些可不可以去除或者鬆開。我們有句話叫拆墻鬆綁,把障礙拆走,融合就會加快,整個環境氣氛就會出到來」。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news/system/2019/03/10/010111805.shtml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