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圳力量 「鏈動全球」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2-03-24 16:04
作為世界經濟十強城市,全球工業、科技創新和外貿重鎮,深圳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在全球產業分工協作體系中,深圳不可或缺。

 

【識港網訊】3月中旬以來,深圳頻繁亮相於西方主流媒體。幾天前,英國BBC這樣報導:這座擁有2000萬人口的城市是「中國矽谷」,如果疫情影響嚴重,我們很多商品可能斷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也將面臨挑戰。

世界城市13000多個,因疫情而讓人擔心導致全球斷鏈斷供的,屈指可數。深圳正巧被「點名」。

作為世界經濟十強城市,全球工業、科技創新和外貿重鎮,深圳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多個產業鏈的配套能力、一大批產品的生產能力,均居世界前列。在全球產業分工協作體系中,深圳不可或缺。

世界需要深圳。

深圳用它一以貫之的務實行動,積極回應世界關切。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統籌」下,深圳正以熟悉的方式和節奏,為中國和世界經濟增添動能、創造奇跡。

 

「世界十強」不容閃失

世界經濟版圖上,深圳已從40年前的秋毫之末,演變成今天的實心圓,與倫敦、巴黎相若。

按2021年資料,深圳以30664.85億元的GDP,排在第一圈層的紐約、東京、洛杉磯(5萬億元以上)之後,與上海、倫敦、巴黎、北京、芝加哥、費城、休士頓(3萬億元以上)同居第二圈層,全球第十、亞洲第四。矽谷的核心城市三藩市第13。

深圳一市的經濟總量,已超過170個國家和組織,包括很多發達國家。它用31年,實現了從1億元到1萬億元的飛躍,再用6年翻倍到2萬億元,又用5年完成2萬億元到3萬億元的跨越。

今天,無論是世界IT產業「晴雨錶」的拉斯維加斯電子展,還是全球最大工業盛會漢諾威工博會,深圳及深圳企業都是「C位出道」。

這是世界經濟與貿易的一個重要增長極。2021年,深圳進出口額3.54萬億元,其中出口1.92萬億元。深圳港通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輸送量2876萬標箱。深圳跨境貿易物流監管中心,每天清關超過150萬個包裹,1小時內可抵香港機場「打飛的」遊全球。

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平均每平方公里產出GDP約15億元、工業產值約20億元。兩項均值均列全國前茅。它以一市之力,貢獻了全國2.6%的GDP。

3月中旬,疫情形勢嚴峻,深圳面臨艱難抉擇,假如疫情讓城市停頓下來,每停一天,就有84億元的GDP和97億元的進出口、100多億元的工業產值白白流逝;連停數日,很多商品的供應和價格甚至將擾動世界市場,波及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安全與穩定。

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深圳選擇升級防控舉措,同時以科學有力的「雙統籌”戰略,精准防、穩增長、惠民生、保「雙鏈」。一周時光掠過,這座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節奏,行動如風,活力四射。

「40不惑」的深圳,散發著成熟之美,煥發出勃勃生機。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我國改革開放及中央賦予深圳的神聖使命,詮釋著中國道路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與時代意義。無論在全球比國家、比城市,還是全國比絕對值、比地均值,深圳無論人均還是地均、企業密度還是GDP單位產出,都已達世界先進水準。

掰開深圳GDP「蛋糕」就會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近4成,年增加值逾萬億元;在服務業中,高端服務業占70%;深圳研發投入占比,與大部分發達國家相當,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這樣的「營養組成」,決定了深圳經濟的高品質和發展的韌性與後勁。

放眼全球,在諸多不確定性中,深圳已然成為可預見的確定性。各國資本紛至遝來。三屆全球招商大會,引資額從5600億元、7800億元增至去年8200億元。世界500強,300家在深投資,且不斷向研發創新和產業鏈高端邁進。

從躋身第一方陣的那一天起,深圳就決心永不掉隊,努力並跑,甚至領跑。好戲,剛剛上演;傳奇,未完待續。

 

深圳之「鏈」串聯全球

英國《泰晤士報》3月20日刊發文章:「如果我們不再與中國結為夥伴,我們就將付出代價。」文章透露,什羅普郡一家浴用暖風機企業的總經理加里·希爾說,該公司90%的零部件需要從中國採購。其中不少關鍵元器件產自深圳。「我欣賞中國人誠實、勤勞肯幹的態度。」

加里·希爾說的,不過是眾多深圳之「鏈」中某一「鏈」上的幾個節點。

在全球第三次產業革命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變革中,深圳抓住了機會,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快速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部分。華強北彈丸之地,沒有你買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電子產品;IT人士走一遭,幾乎可以採購到組裝任何一件電子產品的全部元器件。

近幾年,深圳加大「補鏈」「強鏈」力度,構築起積體電路、5G、8K、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資訊通訊、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車、電腦、石墨烯、光電、儀器儀錶、消費類電子等10多個傲視全球的完整產業鏈,培育出華為、比亞迪、邁瑞等一批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具引導力和把控力的龍頭企業,形成了集群式、互補式的協同分工體系和迴圈生態體系。世界不少前沿技術的落地方案,都是先從深圳開始,然後輻射全球。

深圳引領全球的5G產業,從網路設備、關鍵元器件生產到通信運營、場景應用、終端銷售全方位發展,從交通、警務、城管、醫療等政務領域到超高清視頻、智慧網聯汽車等垂直行業領域批量應用、多點開花,產業規模全球領先,5G基站和終端出貨量世界第一。單是華為一家企業,帶動上下游的深圳上市公司就能拉出一個長長的清單:匯川技術、英威騰、深南電路、藍海華騰、麥格米特、禾望電氣……

深圳的人工智慧產業集群、智慧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等新興產業集群,相繼進入「國家隊」。新能源車、消費類電子、資訊通訊、電腦等產業鏈,已成深圳的傳統強項。目前,深圳正探索「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一體化推進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以全產業鏈共建產業生態。

深圳平板顯示產業過去缺少「屏」環節。2010年,華星光電一期項目在光明動工,帶動上下游企業快速集聚,旭硝子、歐菲光等數十家規模以上企業與華星光電共同構建起完整的生態鏈。目前,光明區已形成年產值超1500億元的平板顯示產業鏈,覆蓋上中下游的顯示面板、IC、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LED光源、電視及商業顯示終端等。在方圓數公里的狹小區域擁有如此集中、完整的產業鏈,全球也不多見。

一個個年產值超千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俱佳的產業鏈不斷形成,使深圳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樞紐中心之一。9家世界500強「巨無霸」、超過17家千億級以上的重量級企業、逾百家百億級以上的中量級企業、超過250萬家羽量級羽量級蠅量級企業,在這裡各顯神通、各得其所。它們點綴於各大產業鏈上,彼此高度協同,合力守護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生態家園。最終,品種數以萬計的工業產品,有力撐起全球產業體系的龐大身軀,極大豐富著世人的物質生活。難怪外國客商在歐美遍尋小眾商品、緊俏商品而不得時,不約而同會想到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和長三角地區。

深圳之「鏈」,「雄」在配套,「魂」在創新。圍繞10多個產業鏈、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8大未來產業,深圳建起了2746個創新載體,打造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在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排名中,深圳多家企業躋身十強。在5G、超材料、基因測序、3D顯示、石墨烯太赫茲晶片、柔性顯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領域,深圳企業的創新能力處於世界前沿。

 

「深圳力量」守護「雙鏈」

深圳還是世界聞名的手機、鐘錶、家電、珠寶、眼鏡、服裝、玩具、傢俱等消費品生產基地。它們中的每一品類,年產量都數以億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億居民,曾經或正在使用深圳製造的這些商品。

人們如是描述深圳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深圳停工,全球停擺。」

但這樣的事情,世界不希望發生,深圳更是零容忍。

於是,一周時光裡,深圳的決策層、政府工作人員和382萬家企業、2000萬市民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保「雙鏈」,穩增長。政府針對重點產業鏈、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精准施策,穩產保供;企業施行「雲」端開會、遠端辦公、掌上談合作、網上簽合同、直播間賣貨;生產研發現場實行封閉管理,確保滿足基本訂單需求。

一股股「深圳力量」,守衛著世界經濟穩定和全球供應鏈安全。

外資杜邦賴爾德深圳公司,因疫情找不到貨車司機,下游客戶可能因此損失數億美元的出口。5個政府部門接力,1小時辟出一條特事特辦「綠色通道」。當天,原材料從深圳運抵大灣區客戶,產業鏈一如既往地穩定順暢。

富士康龍華園區,無人車間裡,工業機器人一刻也沒停歇。這個有名的「代工大王」,以高科技方式穩守在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大族鐳射智慧產業基地,嚴格的閉環管理和環境消殺,員工吃住在廠區內的生活區,車間一直正常生產,訂單按時交付。

邁瑞醫療、大唐寶昌等企業,封閉式管理和嚴絲合縫的防控體系,實現了一線員工基本滿崗,產能利用率近100%。

年產值超百億的行業龍頭泰衡諾科技公司,生產的穩定性對產業鏈安全意義重大。龍華區工信、交通等部門給予「一企一策」,將宿舍與廠區間的人行道圍合出一條臨時「專線」,閉環管理和正常生產立馬實現。

本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後,可敬的「深圳力量」,又將這座城市拉回到那個本就該有的狀態:喧鬧、繁忙、快節奏、拼。地鐵人潮湧動。科興科學園夜晚燈火通明。人們大步流星。政府部門高效行動,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各行業各領域紓困惠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及創新產品等紛紛擬訂或推出。富士康一宣佈恢復正常運營,便引來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全球媒體競相報導。

兩年前的疫情初期,西方預測中國經濟會陷入停滯甚至衰退,供應鏈產業鏈必然轉移,寄望印度和東南亞「接棒」。然而,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中國留下1400億美元貿易值的生產空間,印度僅承接不足4%。直到今天,印度和東南亞製造業依然嚴重依賴中國。怪不得,一些外資加工貿易企業從中國轉移到印度和東南亞幾年後,分部甚至大部隊又悄悄「原路返回」了。

畢竟,全球供應鏈的中心、全球產業鏈的大本營,都在中國。

深圳,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重鎮,順理成章地分享著更多開放紅利,自然也承擔著更多與世界無縫接軌的風險。但它樂於在一次次的冒險和挑戰中錘煉自己,熱情擁抱著世界。

责任编辑:huan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