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CHAT 六廠(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繼去年推出以設計角度出發的「再紡東亞系列一:手中的羅盤」後,將於今年4月2日(首先網上開放)推出「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在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前設下,邀請了16組活躍於東亞或以東亞相關課題為考察對象的藝術家及藝術家團體,以紡織及藝術為象徵,串連他們的創意思緒。
以紡織作比喻 檢視東亞歷史
「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以紡織為題,豐富地貫穿整個展覽中。藝術家以紡織為基礎,把其蘊藏的文化意涵注入他們的思考和表現方式之中。策展人王慰慰借「編織與拆解」作隱喻,為理解和探索東亞提供多一重想像。
這次的展覽有超過90%的作品皆是全新委託創作。參展藝術家包括:車昇彦(首爾)、陳逸雲(上海)、朱駿騰(台北)、何銳安(新加坡)、鎌田友介(福岡)、康瑞璟(首爾)、加藤 翼(東京)、李繼忠(香港)及伊佐治 雄悟(東京)、李清月(上海)、文美桃(香港)、朴智希(首爾)、王博(阿姆斯特丹)、王雅慧 (台北)、王懿泉(上海)、山内光枝(福岡)及全基善/松田基善 (福岡及對馬)及楊圓圓(北京)。
東亞既是一個依賴於多元的特殊存在,亦是彼此連結而建立的流動網絡,這次展覽放眼歷史,作品如香港藝術家李繼忠與日本藝術家伊佐治雄悟合作研究並創作的影像作品《虛無鄉遠》,便探討了二十世紀初的滿洲歷史;而台灣藝術家朱駿騰名為《河鰻》的三屏影像裝置作品,則窺探有關台北社子島的地方文化。
這些藝術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曾對東亞各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帶來重大影響的地理空間、生活方式、產業領域與社會現象,從中探尋糾纏在東亞網絡之間的共通課題。透過思考和回應東亞的矛盾與混雜,藝術家們成為了這動態網絡中積極的「編織者」,就不斷變化的東亞關係進行實踐性探索,展開不同程度的共同研究、考察和聯合創作,或在作品的展示方式上彼此回應。
個體 vs 集體的織與拆 獨立與結合的轉化
個體與集體之間有如編織與拆解的互動,可說是藝術家永恆的課題。這次展覽為契合藝術家之間的跨界別及多元合作提供了平台。
表演藝術家加藤 翼,將與本地樂隊The Interzone Collective合作創作一場名為「打破寂靜之日」的特別呈現。透過合作與衝突並行,呈現出一種個體經驗與集體狀態相互牽引的複雜關係。康瑞璟與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學生,透過一系列網上工作坊,共同創作的13塊巨型編織作品《席上席 — 激活 — 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靈感源自朝鮮王朝時代的傳統樂譜「井間譜」。CHAT六廠2021駐場藝術家何銳安則以錄像記述了不少與紡織業前工人、經理、各個對話者的訪談,建構了「個體」與作為「集體」的歷史微觀紀錄。
此外,CHAT 六廠將於5月中旬舉辦網上研討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並圍繞展覽主題作出探討。而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副教授潘律,將策劃主持這一系列的主題演講和議題討論,內容涉及東亞的歷史、疆域、文獻研究和跨領域合作等等。網上研討會將以Zoom形式進行。另外,CHAT 六廠將於展覽期間安排一連串網上及現場項目,包括表演、藝術家座談會及工作坊,詳情請留意官方公布。
「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
日期:2022 年4月2日至8月7日(實體展覽暫定於4月23日開始)
時間:11AM-7PM(逢星期二休息)
地點: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CHAT六廠
* 實體展覽確實開放日期待定,詳情請密切留意CHAT六廠網站
原文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