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今日(3月14日)凌晨2時29分,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一次4.1級地震。由於震央位於香港東北偏東約92公里,全港均有明顯震感,約一萬名市民向天文台指感到輕微震動,並維持數秒,是1979年有記錄以來接獲最多報告的一次。天文台資料指,香港雖然並不在地震帶上,但我們仍會感受到鄰近地區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而且並不罕見。據統計,本港平均每年會錄得大約2次有感地震,但是從未直接引致任何傷亡。關於香港地震,還有什麼冷知識值得一讀?

1. 幾級才會感覺到震動?
香港的地震烈度按照1956年版的「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而評定,I度無感;II度為在靜止中的人有感;III度室內有感,如懸掛的物件擺動,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IV度為懸掛的物件擺動,類似大型貨車駛過的振動,震盪感如大鐵球撞牆。停放著的汽車擺動。門、窗、碗碟發出響聲。緊靠的玻璃及陶瓷器皿叮噹作響。更甚時,木板牆和框架會發出吱吱聲。
今日凌晨發生的地震,香港天文台已將其評為IV度的地震烈度,綜合網民意見,不少人感覺到床在震動、家具發出響聲,符合烈度標準。
又有人好奇,IV度之後的烈度表現是怎樣的呢?按烈度表資料,V度為室外有感,方向可以估計。睡者驚醒。液體激盪,少量溢出容器之外;至於VI度已是人人有感。多數人會驚慌跑出戶外。不易穩步而行。由於更多人(包括小編)表示:凌晨睡著了,完全感受不到地震!可見是次地震烈度應該確不達V度(「睡者驚醒」)。
2. 香港地震烈度最強的一次在何時?
據天文台及社交媒體專頁「歷史時空」資料,香港有紀錄以來破壞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於1918年2月13日發生。當日下午2時7分,汕頭南澳島東北發生地震,規模為7.3級,震央震度為X,稱為「南澳地震」或「汕頭大地震」。
該次地震是有史以來廣東最嚴重的地震,死傷過萬,附近縣市也多受嚴重破壞,幾乎整個華南都感受到震動。當時正值新春,據記載地震發生時,「正在慶賀新年的香港居民,見公共建築物、電話線搖匕動,多奔入街中。」有婦孺受驚暈倒,油麻地一女孩在人群驚惶地衝出街道時受傷,送院後因傷不治。

另外,香港多幢建築物也出現裂縫,受影響的建築物大多位於中西區,如天文台總部上層的房間牆壁出現數條裂痕,香港大學部分建築亦須拆卸。強烈地震發生後的兩天內,香港先後出現多次餘震(13和14日錄得14次有感地震),據報多名市民在睡夢中震醒,也有人由碌架床上跌下而足部受傷,可見餘震的震感亦不弱。

留意香港近40年的地震烈度,絕大部分在V度以下,較強的一次為1994年發生於台灣海峽南部的地震。根據「麥加利地震烈度表」,香港當時錄得V至VI度地震,是繼1918年南澳地震後,香港錄得最高烈度的地震。
3. 地震發生後,天文台會做什麼?
香港於凌晨2時29分發生有感地震,大約凌晨3至4點,香港天文台於Twitter發布「地震速報」。雖然網民紛紛轟天文台效率太慢,但其實從監測地震到發布消息有一系列流程,據天文台資料,香港有多個地震站,監測香港及鄰近地區的地震活動。地震儀錄得的地震信號首先會在站內進行數碼化,然後通過電話線實時傳回天文台總部。經全球定位系統時鐘作同步處理後,電腦會自動選取及分析較大地震造成的信號。電腦同時亦可自動計算出震中,震級及發震時間等參數。
天文台指:「每當發生有感地震,廿四小時候命的天文台工作人員會使用電腦進行震中位置計算,有需要時會與內地地震機構即時交換最新的地震資料。得出計算結果後,便會盡快向市民公布。」

4. 為什麼警報系統不響?地震發生後如何自救?
香港日前啟用的緊急警示被不少市民斥擾民,地震發生後,不少網民打趣留言:「小小事就響,點解地震就唔識響呢?」查看政府公告,原來與天氣相關的緊急警示是因「極端天氣導致廣泛基建破壞」,由於香港的地震震感普遍輕微,這次更不涉及建築物破壞,所以政府便沒有發出緊急警示了。
雖然香港並沒有在地震帶內,但是一旦有強烈的地震出現,自救意識十分重要。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一起看看天文台發出的地震安全守則建議,看看緊急情況下可以怎樣做吧!
地震發生時
1.切勿恐慌,保持鎮定。
2.熄滅火種。
3.室內的人應留在室內,躲到堅固的家具下,遠離玻璃或容易墮下的物件。
4.戶外的人應遠離建築物、斜坡及架空電線等地方。
5.在人多擠迫的地方,不要為尋找掩護或出口而倉皇逃跑。
6.行駛中的車輛應在安全的情況下停下,乘客應留在車廂內直至地震停止。
7.乘搭升降機的乘客應盡快離開。
8.隧道內的人應在安全的情況下盡快離開,走到空曠的地方。
地震停止後
1.檢查傷亡及損毀的情況,如有需要,立即尋求協助。
2.如懷疑氣體燃料洩漏,應開窗及關掉總掣,離開建築物並向有關方面報告,切勿燃點火種,或在現場打電話。
3.若水電設施損毀,應關掉總掣。
4.除報告緊急事故或尋求協助外,不要使用電話。
5.若建築物嚴重損毀,餘震可能使它倒塌,應盡快離開並向有關方面報告。
6.若身處海灘或沿岸低窪地區,應盡快前往內陸地方或地勢較高的地面以防海嘯。如沒有時間迅速前往內陸地方或地勢較高的地面,可棲身於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多層高建築物的較高樓層,以策安全。
莫慶炎、岑智明於天文台網誌所撰的〈百年前一個「震撼」的農曆新年〉指出:「戰後這數十年香港的有感地震震感都比較輕微,絕大部分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V(五)度以下,但從100年前引致香港多幢建築物受損和公眾恐慌的南澳地震來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並要以史為鑒,防患於未然。」
原文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140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