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儀式結束,查爾斯王子、末代港督彭定康、時任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港譯貝理雅),以及所有港英官員登上英國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緩緩駛出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漸漸消失在濃濃的夜色裹。英國人走了,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然而英國人帶來並且在香港推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主義,是否也跟隨着他們撤離了東方這顆璀璨的明珠?
這是《從哥倫布到彭定康──看全球殖民主義的興衰浮沉》書中的一段文字,三聯書店介紹這本新鮮出爐的作品:「從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哥倫布『地理大發現』開始,通過大量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和典籍故事,畫卷式地展示五百多年來殖民主義在全球興衰浮沉的發展歷程。」這本書的作者吳秋文是筆者的好友兼潮汕老鄉,曾任《香港商報》副社長,近年醉心網絡文化。秋文是散文高手,當年散文集《聽風拾秋》出版時更獲國學泰斗饒宗頤教授題寫書名,日前收到他惠贈這本《從哥倫布到彭定康》,拜讀之後,才知道他對西方殖民主義歷史和港英政府殖民主義有深入研究,感到有些驚喜。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把香港回歸後殖民主義陰魂不散種種事實的來龍去脈,放在全球殖民主義的大歷史背景中加以分析和思考,從而跳出就事論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思路,獲得一種寬廣縱深的視野。「不知是哥倫布創造了歷史,還是歷史恰巧選擇了他,總之哥倫布成為開啟全球殖民和殖民主義的正式揭幕人。歷史性的殖民與殖民主義,讓華夏文明的發展橫生枝節,讓印度、東南亞、非洲等文明遭受劫難,讓美洲曾經燦爛輝煌的多個古老歷史文明永遠消失。」正是這種歷史的、全球的視野,讓讀者更容易看清楚西方殖民主義掠奪的本性,以及對世界其他文明的破壞力,無論今天殖民主義者用什麼語言包裝也掩蓋不了。「如今,世界各地的殖民與殖民主義逐漸衰敗,不斷地退出歷史舞台,一些人成為世界各地殖民主義的落幕人,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非常經典、被中國人所熟知,甚至世界聞名的人物,他就是末代港督彭定康。」作者將殖民主義基因圖公諸於眾,彭定康的一切謊言便不攻自破,原形畢露。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是作者不僅以深入淺出的手法揭露歷史真相,同時運用記者現場描述的筆法,還原一組組新聞鏡頭,喚醒人們的記憶,而且提出不少尖銳的問題,引發讀者去思考現實和未來。例如在「香港後殖民問題」一章,作者引述香港研究機構的民意調查數據,在選擇「香港人」或者「中國人」身份標籤時,選擇「香港人」的比例在回歸後曾經逐漸下降,選擇「中國人」逐漸增多,對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與國家認同感不斷上升。「然而,二○○八年後選擇『香港人』的比例則一直上升,反之選擇『中國人』的比例一直下降,而且下降趨勢在香港年輕人當中非常明顯」,對於這種現象,吳秋文提出:「為什麼香港人對於『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與國家認同在回歸以前、回歸初期十年、回歸後近十年呈現如此變化與波動?」這個問題非常到位,值得每一個香港人、每一個「一國兩制」持份者認真思考。眾所周知,二○○八年發生汶川大地震,香港各界以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踴躍慷慨捐款賑災,感人場面至今歷歷在目,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中國第一次主辦全球最大體育盛會,北京令全世界驚艷,其後六十三名中國奧運金牌健兒訪港,香江全城歡樂,廣大市民共享祖國和民族的榮耀。為什麼這一年會成為民意的拐點?應當如何看待這類民意調查?這些都值得深思。
回到本文開頭引述該書作者提出的問題,筆者完全同意,殖民主義並沒有隨英國人撤離香港,香港回歸後沒有「去殖」是一大失誤,但是如何「去殖」是一個大課題。對於殖民主義人走魂留,筆者不完全認同該書作者的觀點。實際上,在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對內地人最大誘因是經濟,是金錢和生活。關於這個問題,有機會再與秋文當面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