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上星期宣佈,暫停接受加密貨幣的捐款,因為加密貨幣圈充滿了龐氏騙局和破壞環境。
如果Mozilla你覺得陌生,那麼你一定知道Firefox瀏覽器。這個開放原始碼,自由開放的瀏覽器,就是由Mozilla基金會發行和營運。它們的目標不在盈利,而是「促進互聯網上的選擇權和創新」。因此,它們和加密貨幣過不去,確實令市場人士有點意外。
Mozilla在推特上說:「我們要檢視公司的各種措舉,和氣候轉變的政策是否配合。在此之前,我們暫不接受加密貨幣的捐款。」也就是暗示,加密貨幣破壞環境。其實Mozilla接受加密貨幣,只是去年12月31 日的事,現在是煞車急轉彎。
其中一位創辦人Zawinski甚至留言說:「我##%$%$$。那些決定和加密貨幣合作的人應該去死,他們是破壞環境的龐氏騙局老千。」
近年,人們漸漸關注開採加密貨幣,對環境的影響。開採比特幣,用上了全球0.5%的能源,比Google多7倍,多於芬蘭全國一年的消耗。由於開採的過程,需要複雜的運算,因此耗電量驚人。2021年Elon Musk也曾經一度拒絕比特幣交易,原因同樣是環保。
可是,比特幣的價格飆升,造成了更多的人投入開採,是惡性循環。
Zawinski是瀏覽器界別的名人,參與創辦Netscape和Firefox。他在1999年辭職離開Mozilla,認為公司的理念和自己不同。在辭職的公開信上,他說曾經希望創造一個保障用戶私隱的瀏覽器,可惜現實與理想的距離越來越遠。Firefox現時是佔全球7%的使用率,第一位是Google Chrome 60%,第二位是Safari 18%。而眾所周知,Google不特別著重私隱, 更看重的是大數據的發展。
另一名創辦人Linss也站在Zawinski一邊。他在推特上說:「Mozilla,可能你們已經忘記了我。我是Gecko的設計者 – 也就是Firefox的基礎。我%&^^^*。你們應該要做得好一點。」
加密貨幣發展十多年,充斥著不設實際的龐氏騙局。老千們以超高的回報率吸引投資者,蒸發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支持者總是把自由和民主拿出來做擋箭牌。
不管怎樣,大部份的慈善機構暫時仍不接受加密貨幣,這大概說明了一點甚麼。
作者簡介:
波馬照我茶煙飯,一隻靚股養全家;平生愛讀遊俠傳,到死盡識綺蘿香。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oda.hk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13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