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不動心】以慈悲的心,堅守生命的存在
作者:印心   來源:識港網    2019-03-04 16:22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也就不能兩次經驗同一事物。任何事物都是轉瞬即逝的,這正是‘萬物皆流’的含義”。這樣的情況下,人怎麼辦?首要的一點,就是要以慈悲的心,堅守生命的存在。

我講的第一個問題,要堅守生命的存在。

每個個體都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生命,對於人來說,無疑是第一個存在著的價值。這是生命倫理學。斯多亞派的芝諾說:“每一動物首要的和最關切的事情是它自己的生存,及其生存的自覺”。這就是說,我是一個存在,我是一個生命。

在生命哲學家那裏,生命就是本體,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力。法國生命哲學家柏格森,他認為生命是一個永不消逝的、連續的、不可分割的一個流。生命的衝動,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每一狀態作為生命的流連結在一起。當我們觀照內心時,通過最直接的經驗能體驗到這種生命的衝動和綿延存在於我們自身。是啊,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生命不是一直都在流逝嗎,不是一直都在消逝嗎,不是一直都在變化嗎?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像站在流沙之上,我們站在這個地方,就好像站在時間的流沙之上。有時候我們仿佛站在生命的潮汐之間,海岸在迅速退去。我們想抓住一些什麼東西,但是生命太快了,從我們的指縫間流逝了。人祈求在一刹那抓住永恆。我們抓住什麼,才能證明我曾經存在過?才能證明我的生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呢?這是從時間來看生命的。

 


如果從空間來看的話,空間是多麼的浩渺,人是多麼的渺小。我怎麼樣建立一個穩定的空間結構,來證明我的存在,和宇宙、和大地,能取得同一呢?在我的內心怎樣建立一個穩定的心靈結構呢?人們的思考,就是從人生的短暫開始的,從人生的流逝開始的。多少的人,多少的事,變化得多麼快。有的時候,你真覺得是面目全非,不能相認了。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在不經意中青絲已成白髮,這不正說明生命的流變使我們觸目驚心嗎!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裏特曾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然後赫氏的學生克魯底說:人連一次都不能走進同一條河流,因為一切都在流變。《論語》中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感歎,生命、時光在流逝。就像水這樣地流逝,日夜不舍。中國文化的悲劇意識和生命意識很強啊。

對生命一直是這樣的感歎,這樣的體悟。中國詩人對於人的生命時空有深深的感悟。我們看李白的《將進酒》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倒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令我想起《詩經》上“麻衣勝雪”的句子。“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是講時光的流逝。從空間上說,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這種空間的空曠,我作為一個孤獨的個體,我怎麼來鑒證自己的時空呢?就像蘇軾講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覺得我這麼渺小的生活時空,卻想與大地一樣的長遠,我想留下些什麼。我們常人都說我想留下些什麼,那麼我們能留下什麼?萬千事物都是生生滅滅的。顏一先生曾說:“赫拉克利特告訴我們,無論在多麼近的時間間隔,我們再次踏入的那條河流已不復是原來的河流了。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深刻洞見,它陡然把我們推向一個流轉無常的世界: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也就不能兩次經驗同一事物。任何事物都是轉瞬即逝的,這正是‘萬物皆流’的含義”。這樣的情況下,人怎麼辦?首要的一點,就是要以慈悲的心,堅守生命的存在。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