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裡,敦煌的世界性無與倫比。
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沒有任何道路比古老的絲綢之路更聯通世界。在東西方大國起起落落之間,在各種物質交換和精神交流之間,數不清的商旅、僧侶、盜匪、軍隊、外交使團活躍在這條國際通道上。
敦煌,地處絲路繁華、扼守絲路要衝,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信仰的人們生活和流動在這裡。中國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在這裡交融,佛教、道教、景教、祆教、摩尼教和儒家在這裡匯聚。
正因如此,保存至今的莫高窟藝術和藏經洞遺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中古世界。上千年連綿相延的歷史,保留在幸存的735個洞窟、2,400多身彩塑、45,000多平方米的壁畫中,保存在6萬多件用漢文、藏文、于闐文、粟特文、回鶻文等文字書寫的寫本和繪畫作品中。
如果說藏經洞是一個儲存著歷史記憶的圖書館,那麼莫高窟就是一個陳列著古代藝術的博物館。作為地球上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石窟藝術遺存,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無可置疑地顯示了它的珍貴和獨一無二。
在世界尋找敦煌
在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陳列著一部由中國人在公元868年印製的《金剛經》,這部長約5米、反映當地民眾宗教信仰的佛經,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印本。它來自敦煌藏經洞,斯坦因把它帶到了這裡。
在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著中國現存最早的圖經之一——沙州都督府圖經。與這部唐代圖經一道收藏於此的,還有一份反映唐朝百姓服役內容的差科簿,記錄了敦煌縣從化鄉約300個家庭的生活點滴,絕大部分是高度漢化了的粟特人——一個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極其善於國際貿易的民族。它們均來自敦煌藏經洞,伯希和把它們帶到了這裡。
在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有一尊一米多高的彩塑供養菩薩像。這個出自唐朝藝術家之手的菩薩像,體態修長,瓔珞長垂,氣質端莊典雅,造型嚴謹流暢,已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它來自敦煌莫高窟,華爾納把它搬來了這裡。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有一幅公元8世紀的《觀無量壽經變》殘絹畫,畫上的一組菩薩像和四個頭戴「垂腳蹼頭」的男性供養人,生動地反映了唐朝人的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它同樣來自敦煌莫高窟,奧登堡把它帶到了這裡。
敦煌遺書和石窟壁畫及雕塑分藏於世界各地。當年,它們的流散過程,充滿了無知與欺騙、巧取與豪奪。今天,各國收藏機構合作對其修復、出版與數字共享,各國學者悉心研究和相互交流,共同推進對人類文明成果的保護和利用。
以研究敦煌遺書和石窟藝術為核心內容的敦煌學,從一開始就展現了它的世界性,並在不同國家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敦煌學家。從日本關東到關西,從巴黎到倫敦,從聖彼得堡到美國東西海岸,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敦煌,追索歷史、啟迪未來。
敦煌藏經洞流失海外的繪畫珍品
敦煌夢尋
在1900年,藏經洞豁然洞開,許多人的命運開始與敦煌緊密相連。他們逐夢敦煌,有的人美夢成真,有的人噩夢相連。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為他在莫高窟弘揚道教的夢想,洞開了新的大門。斯坦因、伯希和萬里遠征,實現了獲取敦煌寶藏的夢想,也讓藏經洞成為了中國人的傷痛記憶。勒柯克在拋硬幣決定命運時與敦煌寶藏失之交臂,華爾納準備揭走敦煌整窟壁畫時大敗而歸,他們夢想的破滅,是敦煌寶藏幸運的獲救。
敦煌遺書的命運,折射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藏經洞遺書已經流散,民族尊嚴與學術的希望不能失去。從向達、王重民到榮新江、王冀青,為了追尋流散在異國他鄉的國寶,一代代學者接力,走上了崎嶇漫長的尋夢之路。尋找敦煌寶藏,也是在尋找民族之魂,尋找文化之本。
與此同時,一批批藝術家和學者懷抱敦煌夢,來到莫高窟。常書鴻在祖國多難之際從巴黎回國,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敦煌,從此成為一生的守候。段文杰從1946年到達莫高窟後,每天聽著九層樓上的鐵馬叮噹聲,再也沒有離開。樊錦詩,這位「敦煌的女兒」,年過八旬依然心中有夢。她說:「我白天想敦煌,晚上夢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
走進敦煌
在200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之際,我們撰寫了《敦煌百年:一個民族的心靈歷程》,通過數年的努力,試著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一段難忘的心靈歷程。
如今,我們將書名改定為《敦煌夢尋:千年寶藏的聚散與離合》,同時圍繞四個方面對全書展開修訂:一是吸收和融入20年來全世界敦煌文獻公佈、敦煌學研究進展的成果;二是增加敦煌石窟藝術及其研究者的內容,使敦煌學兩大核心——敦煌石室遺書和敦煌石窟藝術及其研究者的故事盡可能較均衡呈現;三是增加近年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內容,由此不難看到一百多年來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相互關係發生的變化;四是豐富圖片內容,盡可能讓圖片與文字互補,相得益彰。
讓我們走進敦煌,這裡有曲折的歷史和多樣的文化,有廣闊的世界和遼闊的人生。
作者:劉詩平、孟憲實
出版社: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1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