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從今年奧斯卡的頒獎結果來看,《為副不仁》很是慘淡,八項提名最終只拿到了「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具有極強形式感的剪接和最有希望力爭的影帝全都落空。不過倒也談不上可惜,如果在今年的入圍影片中橫向比較,就會發現該片從完成度到深度都很一般,作為一部政治傳記片,卻給人感覺不夠聚焦,反而有些虛張聲勢,形式大於內容。
Dick Cheney當然是個值得去拍的人物,用本片導演Adam McKay的話說,他在做資料收集時發現Cheney接受過那麼多次採訪卻從未有過口誤——這樣一個思慮極度周密的政治人物,本身就讓人很好奇。傳聞中他是小布殊時期白宮的幕後掌權者,更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與當時的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一起游說國會議員,讓他們同意加強軍備武器以強化美國「維持民主和平」的任務。
人們對這位小布殊時代副總統的總體印象就是一個「好戰分子」,但他對美國的當代政治究竟有過怎樣的影響?這是《為副不仁》所感興趣的問題。
遺憾的是電影對此的回答卻並不好。首先導演並不想拍一部落俗套的沉悶的傳記片,所以他用了很抖機靈(甚至有點輕佻)的偽傳記片形式去拍。電影一開始就有很明確的傾向性:在發生「九一一襲擊」時,舉世恐慌,而Cheney卻看到了他操縱權力的機會。這也成為他接下來積極推動美國入侵伊拉克的起點。爾後鏡頭跳回青年時代還是個酗酒loser的Cheney,並一路展現了他人生中的一些關鍵片段,以呈現他走到權力之巔的過程。
導演太希望不落窠臼地去拍這部傳記,也因而使得影片的敘事非常碎片。
起初我也以為主要是劇本沒寫好,但後來發現導演自己都承認「處理政治運作是一件棘手的事」,這顯然意味著很多真正的內幕運作他根本沒有信源獲得(儘管他說自己透過若干渠道採訪到了Cheney與其家人的信息),所以基本只能靠目前已知的各種資料(甚至是主觀想像)去拼搭Cheney的人生,於是給人的觀感就是缺乏支撐這個人物的核心線索——我們從頭到尾也不知道Cheney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渴望獲得權力的深層動因是什麼?他力主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為了私利?影片只呈現出了Cheney在不同年齡段的「結果」,卻無法回答背後的「為什麼」。
不過也許導演本來就認為不需要為這位副總統建立起「內在邏輯」——這本來就是一部立場先行的作品,擺明了是對Cheney大力批判,且認為他在小布殊時代的「惡行」,直接埋下了後來總統權力不受限、富人減稅、公民電話電郵被以反恐為理由監視等種種禍根。而且伊拉克戰爭Cheney也要負最大責任,電影裡把小布殊塑造得就像個毫無主見的傀儡(不過美國媒體此前已指出了該片對Cheney是為了石油入侵伊拉克的分析並不準確)。
劇情不夠,剪接來湊。片中用了大量的雜耍蒙太奇,非常風格化地去展現Cheney攫取權力的過程(釣魚、花豹捕殺羚羊),中間還出了個假的片尾字幕,用來戲謔主流傳記片的套路。的確《為副不仁》非常反套路,但「為反而反」就使得影片新奇有餘,骨架單薄,如果想看政治黑幕的乾貨,電影裡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對現有的各種八卦予以匯總,權謀可能還不如《紙牌屋》有料,人物性格的塑造則完全欠奉。如果想了解美國政治秘辛肯定會失望,如果對Cheney本人有興趣那則將更加失望。
Adam McKay拍這部電影是想以史為鑒的心情很明顯,反思伊拉克戰爭本身就是美國電影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而當年列根口中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更與今天的川普時代遙相輝映——提供就業機會、維護保守價值等政見永遠會攜保守派的支持捲土重來,這也是美國兩黨政治的現實。但該片就正如其在片尾彩蛋裡的自我調侃:太過自由主義了,作者的態度太明確,共和黨的支持者一定很不舒服,旁觀者看完也覺得Cheney似乎被妖魔化了(而且對他的動機還語焉不詳)。我們很難認為這是一部嚴肅的政治電影,創作者的本意是舉重若輕,可惜最後呈現出的卻是力有不逮。
不過導演自己都認為這部電影雖然改變不了什麼,但「至少能實現某種宣洩」。痛恨川普的美國各個電影工會成員們大概也從中得到了釋放,只是他們一定會把大獎的票投給創作態度更嚴謹審慎的影片。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2/28/010111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