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1」今起舉辦
來源:橙新聞    2021-12-16 14:16
小小一張海報,背後藏著怎樣的玄機?

【識港網訊】小小一張海報,背後藏著怎樣的玄機?當海報「動起來」,又能傳達怎樣的信息?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設計師協會舉辦的「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今年來到第七屆,活動自2001年起舉辦,希望透過比賽、展覽和研討會,記錄及推廣當代國際海報設計的發展進程,而本屆展覽將於今日(12月15)起至明年2月28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

圖:橙新聞

除了像往常一樣以「意識形態」、「文化活動推廣」、「商業與廣告」三個組別公開徵集印刷海報,今屆三年展更首次設立「動態海報」組別,徵集運用動態元素創作的數碼海報,據了解,本屆活動合共收到來自53個國家/地區,共2,299組海報。

圖:橙新聞

專業評審團成員分別是四位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包括中國內地的畢學鋒、瑞士的埃里奇.布里奇、日本的奥村靫正及德國的莉莎.龐倫格。由於疫情,四位評審難以共聚一堂現場評判,因此本屆活動特別採用網上評審形式,而為了多角度呈現作品的面貌,主辦方除了提供作品照片予評審外,還會拍攝視頻,附加設計師講解,讓評審仿若身臨其境欣賞作品。

圖:橙新聞

各具風格的16組獲奬作品及100組入選作品將會在展覽中亮相,同場亦會展出各評審捐贈的個人海報創作。展覽反映了世界各地平面設計師的多元文化和「靜與動」的創造力。

圖:橙新聞

首先看看本屆新增的「動態海報」組別獲獎作品:

獲得金獎的是里卡多‧邁亞(德國) 的《不眠不休》(2020),這一動態海報是為「海德堡藝術和文化獎」的海德堡研討會而創作的,該年度研討會的主題正是「不眠不休」。

《不眠不休》     圖:主辦方提供

作品中,自轉的方塊體試圖似隨機性地在三維空間內相互連接和排斥。在方塊體扭動的過程中,以抽象方式描繪「傳遞」、「關聯」和「變型」等概念。方塊體上的文字「UNRUHE BEWAHREN」是英文標題「Keep Restless」的德文原文,中文翻譯為「不眠不休」。

事實上,獲得這一組別銅獎的也是里卡多‧邁亞,這一作品《只要多一件》(2020)或許會讓喜歡「買買買」的都市人陷入反思:。T恤一件一件地以相同方式墜落成一疊,向上升的順序移動和以相同方式墜落創造了一種重複效果,表現出無休止的消費、生產和堆積。T恤上更替的印刷字眼顯示反覆的自辯,以及產品千遍一律的荒唐程度。

藝術家透過展館內的視頻講解《只要多一件》    圖:橙新聞

銀獎作品是studio bergerberg (瑞士)的《唱片箱》(2018),它是瑞士琉森市紐巴德文化中心一年一度舉辦的黑膠唱片交易會。唱片封套上排列了十二個德文字母「PLATTENKISTE」,組成海報的標題。這張動態海報的創作靈感,來自大眾熟悉的翻閱唱片動作,鼓勵觀眾往唱片箱裏尋寶,以豐富他們的收藏。

《唱片箱》(中)       圖:橙新聞

「意識形態」組別的金獎作品,是趙超(中國內地)的《霧霾侵蝕》 (2020)。作者表示,高速的社會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造成嚴重空氣污染,他選擇了北京、武漢和西安三個城市的名字,將霧霾顆粒抽象化並放大成不同大小的圓點,遮蓋城市名字的漢字,剩下隱約可見的筆劃,背景則隱現由顆粒狀組成的當地標誌建築:天壇、黃鶴樓及大雁塔,表示霧霾持續籠罩着城市,侵害人民健康。

《霧霾侵蝕》   圖:橙新聞

獲得銀獎的《八十二年前》(2019-2020)是黃河(中國內地)的作品,源自南京大屠殺八十二年後的2019年7月26日,慘案的倖存者只剩下82人這個巧合。藝術家持續記錄這之後的狀況:2019年12月20日,剩下77人;2020年8月19日,剩下73人……海報上的小方格正代表倖存者的照片。「我希望它們消失得慢一點,再慢一點。」藝術家說。這個海報系列最終會記錄每位離世的倖存者芳名,直到最後變成一張黑字白紙,藉此警示人們要好好緊記歷史。

《八十二年前》    圖:橙新聞

Zwölf (德國)的《接上開放邊界》(2017)獲得本組銅獎,作品是對「2017年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議主題「邊界 — 昨天、今天、明天」的個人表述。

《接上開放邊界》    圖:橙新聞

「文化活動推廣」組別獲獎的三組作品,分別是PANK(瑞士)的《維利紹爵士音樂節》(金獎)、丹尼爾‧威茲曼(德國)的《廿五周年紀念——莎莎‧華爾斯與客人》(銀獎),以及余子驥設計事務所(中國內地)的《Y.STORE開放日》(2017)。

《維利紹爵士音樂節》以自由色彩和幾何黑白之間的矛盾,代表爵士樂的核心,即結構清晰、音樂精湛、自由狂野的即興創作;《廿五周年紀念——莎莎‧華爾斯與客人》是為「莎莎‧華爾斯與客人」舞蹈團成立廿五周年而設計,旨在表現出25年來多姿多彩、活力澎湃的舞蹈創作精神;《Y.STORE開放日》中的「Y」源自設計師的姓氏拼音「Yu (余)」。而他認為,自己的職務也與「Why (為什麼)」相關,設計師就像經營超市的老闆,將「創意」擺在售貨架,任君選購。設計師將今次開放工作室的展覽名為「Y.STORE」,這是一個集品牌形象、互動體驗及銷售創意的場所,旨在展示「Y」的多元化、適應力和創意。

《維利紹爵士音樂節》  圖:主辦方提供 
《廿五周年紀念——莎莎‧華爾斯與客人》   圖:橙新聞
《Y.STORE開放日》   圖:主辦方提供

「商業與廣告」組別,金獎《精美書籍的藝術》由BANK™ / Graphic Design Today(Sebastian Bissinger)打造,這是一張「另類圖書館出版社」的宣傳海報:這出版社的書籍製作精美,是收藏家的恩物。書脊都有相同的格式和標籤,但總是以不同的物料、顏色、圖案等來設計。設計師們以抽象、圖案化的方式,把書籍放在收藏家書架上的模樣轉化成海報的主體視覺效果,海報更使用了特殊的浮雕絲網印刷,以帶出這些書籍的獨特觸感。

《精美書籍的藝術》   圖:橙新聞

銀獎《探》來自香港本地團隊c plus c workshop,這是一部人體標本攝影集的宣傳海報,讓讀者踏上一次探索人體解剖學——也就是自己身體的旅程。「若你稍為加點想像,那就是山巒、森林,甚至是銀河,讓你憑自己的探索感官,去一趟未知的旅程。」

《探》 圖:橙新聞

銅獎《創造的場所》出自日本設計師海士智也之手,這一系列海報是為一家印刷公司宣傳其印刷科技。海報設計體現了該公司的三個方針:具創意的平台、貼心的構思和獨特的產品。

《創造的場所》    圖:橙新聞

除各類別的金銀銅獎外,四位評審還選出了一幅作品作為「國際評審獎」。畢學峰選擇了《生命沒有亂碼》,靈感來自文檔中的亂碼,設計師將其變成了動物;奧村靫正之選是洪衛的《愚公移山》,表現「人類之愚」與「巨山之移」;

《生命沒有亂碼》   圖:橙新聞
《愚公移山》   圖:橙新聞

莉莎‧龐倫格之選是《春友場與晚秋場》,作品用漢字來組成幾何構圖,並說明舉辦的季節「春」與「秋」;埃里奇‧布里奇之選則是ZEROZORO的《城市雙年展字體設計》 ,在物件和留白之間,通過拉寬效果來展示文字動畫,猶如創作多項建築裝置藝術,循不同角度來揭示不尋常事物之美。

《春友場與晚秋場》    圖:主辦方提供
《城市雙年展字體設計》    圖:橙新聞

除上述獲獎作品外,展廳中的其他入選作品也不乏創意爆棚之作: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藝術)鄧民亮表示,從每一屆的海報設計中,可以看到最近設計的趨勢和時事內容,世界各地關注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當中更可以感受到印刷商的進步,海報設計的新方向等。

左起:設計師唐承剛、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藝術)鄧民亮、香港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梁斯瑋     圖:橙新聞

他分享稱,本次比賽的評審之一埃里奇.布里奇曾經有參加第一屆比賽但未能獲得名次,如今能夠成為評審,感到十分有趣。而發佈會上的幾位講者也表示,希望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能夠成為促進國際設計交流的比賽,從中看到世界海報潮的轉變。

圖:橙新聞

「靜與動──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1 」 

時間:15/12/2021-28/2/2022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 專題展覽館三、四及五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132512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