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浸大指內地新移民學歷及收入均上升
來源:香港商報    2021-06-09 14:20
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研究團隊受社區組織協會委託,分析內地新移民在本港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今日(9日)發表題為《內地來港移民分析:社會經濟地位的動態變化》的報告。報告以2001至2016年人口普查及中期人口統計數據作研究,發現他們的學歷及收入都顯著上升。

【識港網訊】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研究團隊受社區組織協會委託,分析內地新移民在本港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今日(9日)發表題為《內地來港移民分析:社會經濟地位的動態變化》的報告。報告以2001至2016年人口普查及中期人口統計數據作研究,發現他們的學歷及收入都顯著上升。

 報告顯示,在這段期間,只有初中學歷的新移民比例,由70.4%下降至52.2%,具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則由5.7%增至19.2%。研究發現,很多高學歷的內地移民並沒有留港長居,很可能數年後便離開,如2001年男性內地移民有約28%擁有學士以上學歷,到2006減至14.6%。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歧視問題以及英語水平較低,令部分新移民難在港找到符合學歷的職位,造成高學歷新移民離港。

在收入方面,內地新移民的個人及家庭收入的增幅為70.8%及45.1%,而2019年內地新移民的貧窮率為3.7%,佔全港貧窮戶的比例很低。

浸大經濟系系主任鄭毓盛表示,新移民具緩和人口老化同促進經濟轉型作用,若沒有近20年來港的新移民及他們在港生育的子女,香港人口老化會更嚴重。他建議政府應與內地商討,在單程證審批方面,加快讓內地適齡學童來港接受教育,更早融入本港生活,政府亦應多辦文化交流活動,及探討在立法層面上限制歧視內地移民的行為。

鄭毓盛認為,內地移民對香港人口結構及未來勞動供給影響重大,政府在制訂人口及人力資源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內地來港移民角色,並以相關政策配合。他建議政府應更積極採取措施促進不同社群間和諧共處,並設法保護受歧視群體利益。

鄭毓盛還建議,政府應在人口普查或專項調查中進一步收集數據,促進移民抵港後的追蹤調查及移民後代狀況研究,作為未來制定政策基礎。

施麗珊指,內地新移民一直被標籤化、甚至歧視,組織於是邀請浸會大學學術團隊進行分析,客觀地評價內地移民對香港社會經濟貢獻,而研究結果具參考價值,她十分感謝研究團隊努力。

施麗珊希望政府及社會加強有關新移民研究及提供更多客觀資訊,政府應制定政策協助家庭儘早團聚及融入社會,令家庭及社會都有良好發展。

原文鏈接:http://www.hkcd.com/content/2021-06/09/content_1273476.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