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是毛澤東詞《沁園春·雪》的經典名句,《江山如此多嬌》也是一幅載入中國藝術史的經典作品,是著名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於1959年合作創作的巨幅設色山水畫,現收藏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日前,記者獨家專訪了關山月弟子、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聽他講述這幅作品的創作故事。這些展示當代革命精神風貌的美術作品,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發揚。
傅抱石和關山月各施所長
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週年,首都落成十大建築,其中最宏偉的人民大會堂邀請全國各地著名畫家來京作畫,傅抱石和關山月聯合創作的《江山如此多嬌》便是其中之一。這幅作品在4個月內完成,寬9米、高6米半,是中國美術史少見的鴻篇巨制。掛畫的地方是北門進入大會堂宴會廳貴賓的必經之地,位置極為重要,可見其地位。
陳湘波介紹說,這幅作品緊緊把握原詞中“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詞意,以酣暢淋漓的筆墨概括地表現出白雪皚皚的西北高原、鬱鬱蔥蔥的江南大地,以及長城內外、大河上下的壯麗河山;既表現出地理上的東西南北,也包含季節中的春夏秋冬,加上東海噴湧而出的一輪紅日,氣勢磅礴,意境深邃。
陳湘波告訴記者,關山月和傅抱石當時住在前門外的東方飯店,飯店的大廳是他們進行創作的工作廳。中央的一些領導常來創作現場進行指導,讓他們加深對《沁園春·雪》的理解,也要求他倆在分工合作中,既要保留各自的風格,又要體現和諧統一的格調,盡量做到各盡其長又融會貫通。
兩位優秀藝術家的通力合作也成為藝術史上的一段佳話。陳湘波說:“從傅抱石保留的畫稿看,他構思整個畫面大的構圖,關山月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和現實性。在具體創作過程中,他們也都能處處從全局出發,尊重對方的擅長。傅抱石以瀑布和流水見長,他便當仁不讓;而關山月對西北景物比較熟悉,當畫到雪山長城時,傅便謙讓給他,從而使傅抱石的浪漫情調和關山月的寫實風格珠聯璧合。這種揚長避短、互尊互讓、既當主角又甘配角的合作態度,使畫面達到了最佳的藝術效果。”
主席題詞寫四遍,總理說“太陽放到如臉盆一樣大”
陳湘波認為,《江山如此多嬌》這幅畫雖然是由關、傅兩人主筆創作,也可以說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幅畫上的“江山如此多嬌”幾個字是毛澤東的親筆題詞,但不是一次寫的,當年正在外地視察的毛澤東主席分別寫了四幅,再在每一幅中圈出自己滿意的字,最終組合而成。畫面上的6個字是請中央工藝美院教授張正宇放大描到畫面上。而畫上的印章“江山如此多嬌”則由時任國務院辦公廳主任齊燕銘刻成。
陳湘波還透露了一個細節,當時周總理很忙,但仍抽空來看了兩次,在肯定的基礎上也提出了意見:畫幅掛在人民大會堂還是略顯小了些(畫面最初是7米寬,5米高),此外太陽也要加倍放大,如臉盆一樣大。在聽取了總理的意見後,兩位畫家立即動手修改,將畫幅擴大到寬9米、高6米半,畫中的太陽也加大了一倍。
開拓山水傳統與時代特色兼備的新圖式
在陳湘波看來,作為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江山如此多嬌》體現了典型的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 “通過它啟發後來中國畫的創作思路,從而為當時處於特定社會歷史環境中的中國畫家開拓了創作題材和新的圖式。”
陳湘波認為,《江山如此多嬌》不僅保留了傳統中國畫對詩意的追求,同時與當時的政治氛圍、社會氣氛相結合,將傳統山水畫中脫離塵世的清高孤傲,改變成結合現實的表現形式。
“正因為如此,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裡,中國山水畫得到極大發展,並確定了影響至今的創作方法和样式,使中國畫在這種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表現得既與傳統相關聯,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陳湘波表示。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主題美術創作蘊含更多的是政治價值、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陳湘波表示,深圳的主題美術創作也與時代融合,同頻共振,比如《孺子牛》這件作品就是深圳“拓荒精神”的真實寫照。展示當代革命精神風貌的美術作品也是當代傳統的一部分內容,同樣有一定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值得後人重溫與學習。此外,傅抱石和關山月二位先生對待藝術的虔誠態度和追求藝術完美、精益求精的嚴肅精神,也值得我們認真發揚。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106/03/node_A12.html#content_10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