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中國古詩詞里中,不少詩人都寫到“清明”,他們往往以清明為背景,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或喜或憂,或樂或愁,讓我們領略到清明時節的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四首。
首先來看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揚揚,這就營造了一種悲和愁的氛圍。因為,這個節氣,正是祭祖掃墓的日子,這就把緬懷先祖的節日主題設定在了一種悲愁的環境與意境之中,增添了莊嚴與肅穆。除了祭祖掃墓這個主基調之外,清明時節,當然還有踏青郊遊的內容。所以,這種節日,這個時候,酒是少不了的。更有那路上的旅人,清明時節回不了家,為了生活,依然奔波在路上。此時此刻,他們的心境,他們的愁緒,靠什麼排解呢?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他們尋找酒和“酒家”,就是在尋找解憂消愁的“秘方”,就是在尋找精神皈依的“道場”。
再來看宋代晏殊的詞《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這首詞,以“春景”為寫作對象,輕快、活潑,展示的是一種明麗的色調,表達的是一種喜樂的情緒。這首詞把“清明”作為背景,將清明時節自然的美景和人情的美好融合在一起,從自然的美巧妙過渡到人情的美,表達的是對整個春天蓬勃生機和人情美好的喜愛與憧憬。
宋代詩人陸游寫過很多筆力剛勁的詩詞,體現出濃厚的愛國情懷,他也寫過一些相對溫和、細膩的詩詞。例如《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在這裡,陸游把“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作為情感的“起落架”,“清明可到家”,“風塵”能放下。在經歷過“人情似紙薄”的客居與仕宦生涯後,陸游把情感的寄託與精神的皈依放在了“回家”這一極具象徵意義的行動中,抵消了人情“薄似紗”的無奈與“閒作草”“戲分茶”的無聊。 “清明可到家”,是生活的“清醒劑”,情感的“保鮮膜”。
我們再來看看宋代王禹偁的詩《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這首詩,同樣是以清明時節為背景,表現的是古代清貧知識分子的困頓生活,體現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以讀書為樂的情懷。過清明,不論是祭祖掃墓,還是效外踏青,一般都是需要置備一些食品果蔬的。但是,詩中的“讀書人”家徒四壁,一貧如洗,過清明節,沒有花,也沒有酒,代指生活極度困頓。但是,在這種悲調之中,依然升騰起希望的“燈火”。那就是,“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生活雖苦,讀書卻樂,體現出一種精神,一種苦中作樂的達觀與傲岸。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103/31/node_A14.html#content_10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