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永遠的女排情結
來源:深圳商報    2020-10-12 10:34
郎平,是銜接起兩代女排的一根紐帶。《奪冠》中最精彩的一幕是深度回原了2016年裏約奧運會中國對抗巴西的那場比賽,觀看電影時我找回了小時候收看女排比賽時的緊張、屏息和勝利後的內心雀躍之感。那一刻,真切感受到郎平的那句話:“中國女排是我們的!”

【識港網訊】《奪冠》公映之後,身邊很多同齡朋友國慶節都去觀看,有個朋友七十多歲的老媽五六年沒進電影院了,這次居然首映日就獨自跑去了電影院。《奪冠》何以吸引了眾多中老年觀眾?那是因為我們共同經歷過中國女排最輝煌的五連冠時期,我們心底裏都有一個深厚的女排情結。

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收看女排決賽,真正是萬人空巷。那時電視機還沒普及到家,鄰居家一臺小小的電視機前,總是擠滿了人。所有人的心情隨著熒屏裏一只旋轉的白色排球起起伏伏。比分落後時,大家的心都緊張到嗓子口,空氣裏滿是一片死寂的窒息。最終勝利了,所有人發出釋懷的歡呼,高分貝的聲浪足以掀翻屋頂。按捺不住興奮的年輕人,還會連夜舉著國旗敲著鑼鼓上街慶祝。

我並非一個體育迷,但當年的女排比賽我卻趟趟不漏看,孫晉芳、郎平、陳招娣,甚至美國隊的海曼、日本的江上由美,至今我仍記得她們的名字和模樣。那時,我們寫作文,也常以女排故事為素材,“拼搏”二字是用得最多的字眼。當時只知道女排訓練很苦,但究竟怎樣苦?苦到什麽地步?我們並沒有直觀的概念。而電影《奪冠》正好補了這塊缺。電影中有不少訓練的鏡頭,姑娘們訓練時將重重的啞鈴壓在身上,讓一米八幾的隊員坐在自己的雙肩上練習深蹲,手上紮了木刺血肉模糊拔掉刺繼續練,除夕之夜仍在訓練館裏練到傷痕累累滿臉汗水……尤其郎平,為了磨礪這株好苗子,教練袁偉民特意給郎平“加餐”,舉不起一百公斤的杠鈴,就不許摸球——看得我心驚膽跳,感嘆體育健將的不容易。

《奪冠》中的核心人物除了郎平,還有一個是以陳忠和為原型的女排陪練。為了幫助女排隊員了解對手,男性陪練需要模仿國外競爭對手的打法和身姿,陪同女排隊員一起備戰。然而,作為女排背後的人,他無法出現在出征隊伍裏,獎牌、榮譽、報道等所有的高光時刻,統統都和他無關。影片中郎平說過一句鏗鏘有力的話:“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確實,女排的成功離不開每名隊員的合作,而任何一個在背後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也不能忽略。陳忠和可以說是幕後英雄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奪冠》讓我們看到了他們。

郎平,是銜接起兩代女排的一根紐帶。她曾經被美國聘任為女排國家隊主教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郎平率領的美國女排隊,戰勝了陳忠和率領的中國女排隊。那場勝利,讓郎平百感交集。作為職業教練,她是成功了,但作為曾經的中國女排隊員,她無法平靜地目視中國女排的失敗。2009年,郎平選擇回到祖國,之後接手了中國女排主教練的教棒。

二十多年過去了,女排的教練方法有了質的改變。電影中,郎平就任時陳述了三點新的教練改革方法,刷新了我對女排訓練的認識。科技運用到訓練之中,時代確實是改變了,不變的是我們對女排仍懷有激情。《奪冠》中最精彩的一幕是深度回原了2016年裏約奧運會中國對抗巴西的那場比賽,觀看電影時我找回了小時候收看女排比賽時的緊張、屏息和勝利後的內心雀躍之感。那一刻,真切感受到郎平的那句話:“中國女排是我們的!”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