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東方文化漫步》之十二
作者:黃揚略   來源:識港網    2020-08-10 14:54

《金剛經》講了四句話

本來嘛,在東方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釋迦牟尼跟老子一樣,都是對宇宙、社會、人生進行深刻思考和明確判斷的偉大哲人,說的都是接地氣的“人話”。可後世的尊道皈釋者,或進入宗教,或當了“專家”,總有意無意地把佛學道學弄得雲山霧罩、神秘莫測,把自己弄得“佛裏佛氣”,“神神叨叨”。這是不是偏離了釋學道學的初心呢?
我們在前面曾淺淺地品嘗了《道德經》,這裏就試著流覽一下佛學核心經典《金剛經》吧。

說起來,《金剛經》通篇就主要講了四句話。當然,是洞察宇宙、社會、人生的“明白人的話”。

這第一句話是: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什麼是“相”?就是事物存在的固有形態;“無相”呢,自然就是“沒有固定的存在形態”了。釋迦牟尼告訴我們:自身,他人,世上各種生命體,乃至一切有存在期限(壽者)的事物,都沒有一成不變的存在形態。為何這麼說呢?他老人家在多個場合說了: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因”,是內在因素;“緣”,是外部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就有了某個事物。就像適當時間適當溫度(緣),把雞蛋(因)“和合”成了小雞。而一切內因、外因以及“和合”而生的事物,乃至這些事物在每個不同人的主觀印象,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地飛快變化發展著,沒一刻停留在原有形態上。用現在的話說,這是不是很徹底的客觀發展觀?

這麼說來,世上萬物瞬息萬變,是不是太讓人無法分辨、無法捉摸而陷於一片迷惘?別急,還有第二句話:“所謂如來,即非如來,是名如來”。我們無妨依此命題,隨意換上一個事物,比如廬山一一“所謂廬山,即非廬山,是名廬山”:人們所說的廬山,到底是以前的廬山,還是現在或將來的廬山?是每個人眼底心中千差萬別的“主觀”的廬山,還是千萬年間似乎一成不變卻又變幻莫測的“客觀”的廬山?為何非得叫它廬山,而不叫它泰山或黃山?於是,面對這“無相”的廬山,人們為了區別它與泰山、黃山及世上眾山乃至世上其他事物,姑且命名它為廬山。而且,如果最初叫它泰山,它就是泰山而非廬山了。如果有一天,它變成了平地或湖泊,它就成為人們記憶中的千差萬別的廬山了。

這段好像繞口令的文字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的存在形態,是可以在一定時空進行相對區別和差異認知的;但其存在本質都一樣,都是瞬息萬變的過程。

知道了客觀事物本體存在的真相之後,是不是可以就此明確我們對待這些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呢?沒錯,這就是第三句話一一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您是否有點兒納悶: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這“心”安放到何處?佛家也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佛”,我怎麼不可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心呢?

其實,關鍵在於一個“得”字:“得”者,“保有”也。釋迦牟尼老人家不是說我們不能“有”這三個“心”,而是不可“得”這三個“心”一一

“過去”,您在心中想想沒問題呀,但如果老是不停地想,就麻煩了。比如,您想想昨天或以前某天從您頭頂飛過的一架飛機,那沒什麼;但如果把以往飛過的飛機都想起來,並一直在想,這就是“得”了。這樣,您會不會覺得天空烏呀呀一片,遮天蔽日?

“現在”,不就是當下麼?老和尚們不也是常常教導人們“活在當下”麼?但您讀懂了前面兩句話之後就已明白,世間萬物都是飛速變化發展的“過程”,一成“現在”,已成“過去”。如果您把已經過去的當成了現在,老跟在事物發展的屁股後面不停琢磨、糾結,這也是“得”,豈不空自傷神?

“未來”,那是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希望所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的“未來之心”有何不妥?但是,“未來之心”,可“有”,不可“得”。比方說,您立志未來當省長,有此志向沒錯。但您如果天天無時不刻想著當省長,甚至想著當上省長之後的事,而放著手頭科員的活兒不去幹,不是太不著邊際了麼?

所以《金剛經》這句話告訴我們:老是“保有”過去之心,使人執著;老是“保有”現在之心,使人貪嗔;老是“保有”未來之心,使人虛妄。都要不得!
說到這裏,有人或許要問釋迦牟尼老人家:您告訴我們,天下萬物雖千差萬別,卻千變萬化,且片刻不停,不要讓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到底是什麼目的呢?大家且看第四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道出了釋迦牟尼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一一

世人太缺乏“清淨之心”了。為何缺乏?因為世人的心都讓“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侵蝕了,填滿了。而五毒之中,主要源頭是“貪”:
趨利避害,世人本性,名利聲色等等“好東西”,當然要伸手抓來,多多益善,這就是“貪”;如果“貪”不到或反而得到“不好”的東西呢,就會生氣、憤怒,這就是“嗔”;一旦“貪”上了某事物,無論得到與否,都會癡迷沉溺而不能自拔,這就是“癡”;既貪戀此物,必然對其他貪求者產生排斥和貶損,這就是“慢”;貪戀癡迷此物者,必然會像莊子筆下的貓頭鷹一樣,生怕別人來搶了它喙下的死老鼠,而對周圍疑神疑鬼,這就是“疑”。

可見,五個心魔之毒,根源在“貪”;而“貪”的根源,又在於看不清(無明)世界萬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是任何人抓不住、貪不到的。《金剛經》告訴人們這個世界存在之本質,目的是讓人們明白過來後“降服其心”一一克服了這五毒,讓世間萬物萬念都不會在心中停留,(“無所住”),使心中呈現一片清淨(“生其心”)。

從這點看,釋迦牟尼不僅是位思想深刻的偉大哲學家,還是一位心懷慈悲的無比高明的心理醫生呢!您覺得呢?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