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CHAT六廠「意象連綿」展
作者: 謝敏嫻   來源:大公報    2020-05-18 12:31
CHAT六廠(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春季項目「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此前因應疫情而休展,近日重新對公眾開放,展出畢蓉蓉、楊嘉輝、加藤泉、金允寧、咸京我、大衛.梅達拉(David Medalla)及卡葳塔.瓦塔娜嫣恩(Kawita Vatanajyankur)7位藝術家的逾50件作品,以畫作、影像、互動裝置等多媒體方式創造紡織與藝術的另一種可能。

【識港網訊】紡織因不同方法而縱橫交錯,產生連綿不斷的意象。CHAT六廠(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春季項目「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此前因應疫情而休展,近日重新對公眾開放,展出畢蓉蓉、楊嘉輝、加藤泉、金允寧、咸京我、大衛.梅達拉(David Medalla)及卡葳塔.瓦塔娜嫣恩(Kawita Vatanajyankur)7位藝術家的逾50件作品,以畫作、影像、互動裝置等多媒體方式創造紡織與藝術的另一種可能。

大衛.梅達拉作品《及時一縫》
大衛.梅達拉作品《及時一縫》

擅用不同媒介挑戰傳統繪畫的加藤泉,是次以石頭、木材、織布、皮革等打造一系列神秘的人形生物。他的作品多數以「無題」命名,首身異色的拼貼,或站或坐,從平面到立體,是畫作又似雕塑。以展廳中兩幅大型懸掛作品為例,標誌性的人形生物由頭和身體兩部分組成,木無表情,略帶古靈精怪,畫上身軀的布料一經摺疊,四腳形態自然而成。加藤泉解釋,布料因擺放的角度不同而產生大相徑庭的形狀與質感,而作品應由觀眾自行感受,不需要賦予主觀解讀,限制觀眾的想像。其中幾個作品更是他專程到深水埗挑選布料而作的。

新角度思考紡織概念

來自柏林的大衛.梅達拉(David Medalla)帶來作品《及時一縫》,懸掛的布料構成一個互動平台,觀眾參與其中,在布上縫紉任何東西。而作品承載的意義不斷變化,展覽結束之時,才算完成。CHAT六廠執行董事及首席策展人高橋瑞木說,疫情下,人們的防疫意識特別強,小心翼翼,不會輕易觸碰公共物品,人與人也保持一定距離,可能最終願意在布上縫東西的人很少,這件作品就像是一個記錄,多少能反映觀眾在非常時期的心情和行為。

嘗試多媒介並置裝飾

上海藝術家畢蓉蓉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建築物的裝飾圖案,展覽中她嘗試多媒介並置,以錄像、地毯、編織物及壁畫的形式展示她挪用的這些圖案。而香港藝術家楊家輝作品《仙》中,不僅展出了與傳統粵劇戲服不一樣的服裝,更用類似的熒光布料包裹着臨時的「戲棚」,探索紡織藝術和表演藝術相互作用的結果。

上世紀50年代,韓國與朝鮮兩國人民中斷直接溝通,首爾藝術家咸京我在2008年無意間收到一份來自朝鮮的宣傳資料,她以此為靈感,開始了一個刺繡項目《隱藏簡訊系列》,將作品的指示通過中間人交與朝鮮不知名的刺繡工匠完成。一些簡短的字句隱藏於五彩斑斕的刺繡中,而咸京我為作品標註的創作媒介「朝鮮手工刺繡、絲線、棉布、中間人……張力、焦慮、意識形態及木框」。

CHAT六廠位於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內。「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展覽舉行至6月14日(逢周四至日下午2時至晚上7時開放)。有關展覽開放安排,可登入Facebook專頁「mill6chat」。

责任编辑:oasis